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當志工不為了錢

媽媽要孩子做事,從寫數學作業、按時交功課到餐後洗碗盤,孩子不從,媽媽說:「你聽我的話做了以後,我給你一百塊。」看在這在這張紅色鈔票的面子上,孩子終於寫完功課,也用冷水把碗盤「沖」過一遍。

還有父母自得意滿的分享其教養經:「我家孩子從小的零用錢,都是他們自己賺來的,他們從小就得到一個觀念,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確實也沒錯啦,在胡蘿蔔的驅策下,好像所有的驢子都趕得過,問題在於,你為什麼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驢子?

現在瀰漫一種文化氛圍,做什麼事情都要問「價格」。我們不僅這樣教養小孩,在媒體上,「身價」也成為衡量成就的惟一標準。有位「氣球達人」接受採訪,高興的講著玩氣球、做氣球滿足了他小時候的幻想,但電視台記者顯然只關心他的收入問題,最後打出「月入十萬元」當做結論。似乎沒有問出收入和「身價」,我們就不知道如何看一個人了。

心理學裡有各種理由反對這種「身價的濫用」。身價做為一種成就動機的誘因,其實是有極限的。1971年心理學家德西做過一個實驗,找大學生來解智力測驗,第一階段,所有的學生都沒有報酬。第二階段,分成兩組,有一組有一美元的報酬,另一組還是沒有報酬。到了第三階段是休息時間,可以自由活動,學生可以決定要不要繼續解題。

德西發現,在第二階段時,有酬勞的那一組人,真的表現得相當努力,但到了第三階段,這一組人願意繼續做題的人數卻沒有另一組人來得多,他們的興趣和努力程度都減弱了。這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德西效應」,如果內外報酬皆得,反而會降低工作的動機。

「德西效應」是什麼意思?難道人們樂於當義工,但你給他們錢,他們反而就不想做了嗎?應該還是會做,然而,卻因而也剝奪了當義工的那種「不獲而勞」的樂趣。我們不如這樣想像,就像我們自己當小孩時,必然在某處聽過長輩跟我們說的道理:「培養對事物的興趣和投入工作的熱情,你的身價自然水到渠成。」不要為要孩子做的所有事都標上「價碼」,到頭來,如果他們也用「價格」的眼光看待世間的所有事物、工作,那也只會是害了他們。

下一次,或是和孩子一起看電視、報紙時,你可留意那些「身價的新聞報導」,當孩子發出「喔,賺好多錢」驚嘆,或是告訴你「最有意義的工作,就是能賺最多錢的那種」時,你該停下來靜思片刻,會不會連你也一直活在「身價的迷思」裡?有多久,連你也忘了「不獲而勞」的滋味?

Views: 7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