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你相信你要相信的

呂松庭

巴納姆是十九世紀美國馬戲團團主,電影《紐約黑幫》曾提過此號人物,但到現在他被想起的原因,卻是因為他說過一句名言:「每一分鐘,都有個傻子誕生。」以及心理學家提出的「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可呼應到現在算命、星相和客製化潮流。每當有人要反對星相說,必定提出巴納姆效應。照理說,天上星球相距遙遠,星座說早就被天文學不攻自破,但無數人早晨第一件事就是看當日的星座運數,深信「星座人格論」說中了自己和別人,每天的命運都受星座牽引,當然,這也包括我在內。

心道法師在接眾時,也常運用到這樣的策略,這夜就是佛家所說的「善巧方便」,你要先使用對方的語言,讓對方知道你能夠走進他的世界,然後才可以隨原逗教,引導對方走進不二法門。

心理學家福勒(Bertram Forer)在半世紀前做的實驗相當有名,一直被電影和小說引用(譬如勞勃狄尼諾主演的《第七度感應》(RedLights))。實驗裡,每個人都收到一份聲稱是針對他的人格測驗結果所做的報告,其實每份內容都一樣模稜兩可,(如你外向,但有時內向;自覺潛能沒有完全發揮。)再要你評價報告的準確度,若滿分為十分,居然平均還高達四點多分。「巴納姆效應」也就是這個意思:只要讓對方覺得這是為他量身訂製的,對方往往給予高度準確的評價。’

廣告、大眾心理學和教養書籍內,很常看到「巴納姆語句」,明明是寫給所有人看的,感覺上卻像是為我而製作的。當父母覺得「教養資優生」、「我的孩子是天才」完全最適合自家孩子時,我們就會聽見巴納姆的笑聲。

如果,要把「巴納姆效應」當做一個練習題,可試著閱讀不是你的其他星座的描述,或者寫下十二個星座的人格描述,然後誠實回答,

不同星座「說中」你的機率,應該差不多。

當然,你也可以反過來「操作」對別人的印象,找一天,跟不同的家人、朋友、同事說同一套的「星座預測」,請他們第二天告訴你,

你說的準不準。一開始你可不能穿幫,說出實驗的用意,否則他們一聽不是他們的星座,肯定會跟你說不準。

練習寫「巴納姆語句」,也是個了解人性的方法,當你發現其實只是模棱兩可、放諸四海皆準的語句,經過客製化的宣稱後,竟然這麼的管用,而你從小在不知不覺中,接受過多少次「巴納姆的暗示」,

才會真正明白當年這位馬戲團大亨的意思。

不過,「星座」、「命相」、「人格論」跟隨人類歷史已久,佔有一定的位置,信者恆信,也包括每天等著看報紙星座專欄的在下,不是小小的巴納姆就可顛覆。多半時候,就是因為人們「自願」來當傻子,願意相信「天上有人喜歡我」(someone up there likes me),這樣說來,能夠當個傻子是頗誘惑人的。

Visits: 1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