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吳春來   愛和管理學

撰文 /採訪:王珍瑜

 

「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從苦修到成就一個龐大的教團,心道法師除了有一顆堅毅的道心,還有一群來自學界、商界的翹楚做為顧問,為靈鷲山擘劃未來,其中一位吳春來博士,還是虔誠的基督長老教會的長老執事,他用自己在大學講堂、企業辦公室的管理經驗,幫助法師規劃教團的管理、轉型與運作,是個不折不扣「不是佛教徒」的靈鷲人。

說起和靈鷲山的因緣,吳春來說要從在政大唸書說起,「我在公共行政系的學長學弟家族的大學長,是後來回到政大任教的江明修教授,我記得從大學時,江學長就會帶學弟妹親近佛法禪修,而我雖然從小生長在基督教家庭,也因此信仰基督教,但是他也沒有因此疏遠我,同樣也相當照顧我,幾十年後,江學長皈依心道法師座下,接受法師的請託,為靈鷲山找一些專家學者成立一個『研究評估中心』,為教團的運作做規劃的時候,一開始他就找到我,指定我要為教團的行政管理研擬系統化的課程與運作流程」。

接到學長的邀約,嚇了一大跳的吳春來,一時之間沒有答應下來,「因為我是基督教徒,還在長老教會擔任過長者、執事,不知道會不會和大家格格不入?心裡有點忐忑為難,為此江明修教授還安排法師接見我,和我面談,我一開始就問他:『法師,我是基督教徒,進入研評中心幫忙有沒有關係?』法師笑了起來說『沒關係啊』!因為江教授的熱情邀約和心道法師這句話,我一腳踏入靈鷲山,因緣就從這裡開始」。

身為一個基督徒,在佛教團體「既顧且問」,吳春來做起來游刃有餘,毫無違和感,讓人相當驚奇,「信仰對我來說,是一件我個人跟神的關係的事,我在「研評中心」做的事,是導入一種系統化、科學化的概念,一種方法論和精神,任何組織都需要用這些方法、任何議題都可以用這套東西來分析,心道法師平日和我們開會,也都很尊重我們,不談宗教,只和我們談如何解決各種問題,我記得他最常跟我說的一句話是『這個事情,我們該怎麼做』?法師說我長期都在大型企業工作(我先後在遠雄、宏國集團工作),參與執行的都是系統化管理,這些都是很好的概念,期望我把這些經驗整理後,給眾法師和教團參考。

當時我想既然來了,當然要先了解教團的運作現況,然後才能重新調整、訂定適應未來經營的運作準則。當時讓吳春來頭痛的是,僧團裡有一定的組織和戒律,有的還是佛祖在世的時候就定下來的,沒有辦法更動;加上法師們出家的重心都在修行和研習經典,沒有『企業經營』觀念,所以他花了很多時間在了解佛教的經典和組織規程,然後和僧團溝通、為他們上課講解像是目標設定、危機管理諸如此類的企業經營概念。

 

「一開始眾法師因為我是基督徒,和我互動會有一點距離,這種眼光都是必然,漸漸地,大家發現我所做的、打算要做的,都是很中性的、是一些教團未來必須做的計畫,完全和我個人的信仰沒關係,也就不再把信仰這件事當作彼此溝通的隔閡,一段時間後,法師們甚至一有問題就打電話給我、來辦公室找我」。

實事求是的企業界裡,數字和科學就是一切,吳春來在屬世的企業和屬靈的兩個世界遊走,心中自有一把尺:「我想,所有宗教的出發點都是善意的,我在學校、企業中也接觸了各種不同信仰的人,有些佛教徒、天主教徒他們做很多好事,有著很好的修為,他們把信仰教義內化到生活裡,成為自己行為的一部份,這是很了不起的。我從小在教會裡也眼見有些教徒,在教堂裡說說一套、出門做一套,除了一些強調怪力亂神的信仰,世界上不管什麼宗教,最可貴的是他的精神,在靈鷲山裡我看到的就是這種精神,心道法師和任何宗教的人都可以相處,他開闊的心胸、和一種對於世界的愛心和對人的關懷,這是很珍貴的,也很值得我尊敬」。

儘管信仰基督教,對於教義吳春來也不照單全收、凡事依靠,他認為獨立思考,不盲從、不迷信是信仰的前提。吳春來說,中學時期的自己喜歡念純文學的書籍,有些哲學家的話,他甚至奉為人生規鎳,像是羅素說『美好的人生,是由愛激發、由知識所引導』,大學以後他更把閱讀的觸角伸向哲學、神學,「像是林語堂,他在上海出生、他的父親是牧師,在成長過程中,他觀察信徒的行為,認為很多信徒表面虔誠,但是回到家都會對家人暴力相向,心中對基督教產生懷疑,因此他寫了一本書叫做『我叫異教徒』,甚至他有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如果上帝愛我,有我母親愛我的一半,他必不能讓我下地獄』;另外像是尼采的『上帝之死』,史懷哲的自然主義也影響他很多,吳春來跳脫信仰的層次,認為不管哪個宗教,「了解身而為人,在世界上怎麼跟世界、跟人相處,這個出發點很重要」。

無神論者說「信仰是民眾的催眠藥」,在吳春來的眼裡,「有信仰總比沒信仰好」,「人因為信仰,行事才會有分寸,無神論國家的人民因為沒有信仰所以無所畏懼,做事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只要你不相信,就可以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合理化的藉口,什麼話都可以說、什麼事都可以做,這樣很可怕!」

話說回來,有些信仰也不全然符合理性正義;吳春來看到有的信仰甚至會產生「催眠」的效果,讓人做出「反智」的行為,譬如有些人信教信到生病了不看醫生,只要禱告就會好;有的牧師認為只要憑著信心,就可以征服一切,「我感覺生而為人,善良只是基本,知識與愛心是更重要的,信仰虔誠固然讓人佩服,但是理性與知識才是現代社會生活的基礎」。

不論是基督校、佛教,吳春來認為,把愛心與善良的普世價值落實在生活中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是跟佛陀許願還是跟上帝禱告,都要學會感恩、學會託付,然後學會放下,「就是因為我們很渺小、很有限,所以我們越是需要有一個強大的力量可以依託,每天在數字績效裡打轉的我,對於『擁有信仰』這一點,始終不想放棄」。

從社會科學的視角看「信仰」,吳春來相信,行為與信仰的關係,就像「質與量」的關係。「從統計學來說,量是很重要的,但是我認為質、量會互變,數量大的時候就會轉變成質量,人們某種行為因為常常做就會變成習慣、變成觀念然後變成信仰,那就是一種修練的過程,人說『態度會影響行為』,態度就是一種內心與信仰的價值觀。同樣的行為作久了就會變成一種價值觀,我們看待信仰,應該有這樣的態度,這才是一個現代人的基本修練」。

 

出處:有緣人月刊274期

Visits: 317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