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叢林靈鷲山地靈人傑、環境優美,其中有一座「正覺塔」於 2013 年開光,迄今也近 10 年了。當年由藝術家林健成費時 2 年,以純紅銅鑄建造而成的寶塔,外觀莊嚴,塔上千尊佛像另外製作,再一一焊接貼上,整體體積不算龐大,但精心而費工,成為總本山的精神指標。
本文便以「塔廟」為題,略敘其歷史源流,以及它在宗教上的意義。
回溯歷史,「塔廟」起源於 3000 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幼發拉底河附近,有一座「烏爾塔廟(蘇美語:Urim)」是最早的神聖殿堂,地理上屬於當今伊拉克的濟加爾省。它是一座兩層高的磚造建築物,原供奉月神。
稍後人類文明進入印度,塔廟建築亦風行起來,成為印度教的信仰中心。教徒崇拜濕婆(梵言 Śiva)、黑天(梵言 kṛṣṇa)等神祇,廟宇處處,至今仍是觀光景點。其中有一座瑪塔廟俗名「老鼠廟」,廟裡到處是老鼠,被人視為神聖的象徵,令人匪夷所思。我們對於「瑪塔」較陌生,她是印度教的一位女性聖人,被當作「難近母」的化身來崇拜。「難近母」亦為印度教女神,是性力派的重要大神。總之,印度教宗派、
神祇、廟宇多,已深入庶民的生活中,遙遠的我們很難在短時間內釐清。
大約公元 2000 年,佛教來到中國,北宋時代司馬光撰述的歷史鉅著《資治通鑒》,有一段對於魏晉南北朝、梁武帝時代的述釋:「自佛法入中國,塔廟之盛,未之有也。」史學家胡三省亦注釋說:「佛弟子收奉舍利,建宮宇,號為塔,亦胡言,猶宗廟也,故世稱塔廟。」按,「胡言」是指西域語言。晚唐詩人杜牧的《江南春》亦有這樣的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由以上文獻記載來看,漢地本無塔廟,是隨著佛教信仰傳入中國並且數量茂密。
談起大塔,最知名者應屬位於印度比哈爾省的菩提迦耶(Buddha-gayā)、金剛寶座大塔,塔邊西側還有一棵菩提樹。此地相傳是 2500 年前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的成道處,是佛教徒心目中的聖地。東晉時代的法顯、唐代的玄奘,其著作都出現過此聖地的描述,堪稱重要的歷史遺跡。
金剛寶座的主塔高約 50 公尺,形如金字塔狀,靈鷲山的正覺塔算是菩提迦耶大塔的縮小版。
塔無分大小,都是釋迦牟尼佛慈悲、智慧、生命實踐、度眾行動的象徵。因為佛陀下座之後,就展開了他四處行腳、弘化 45 年的旅程。
何謂「正覺」?梵文原是「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中文是「無上正等正覺」,簡言即「宇宙人生最高的覺悟」。
佛陀到底「悟」了什麼?他悟到了生老病死的人生真相,指出唯有勤修戒定慧,才能熄滅貪瞋癡。進一步地修學四無量心、六波羅蜜等菩薩道,直至修行圓滿,自然直登清淨解脫之勝境。
「塔廟」是宗教建築,也是眾生心靈休憩的場所。以後來到靈鷲山的正覺塔前,雙手合十之餘,是否也能遙想 2000 餘年來佛教文化帶來的生命內涵?
來源:第307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