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鄭有妡
與廖桂賢老師進行對話之前,知悉老師對與水環境的研究深刻,求學至進入職場,旅居過不同城市,於是我們的對話從不同城市的環保作為開始。廖桂賢老師從美濃到台北,爾後旅居美國西雅圖、德國柏林、日本札幌,又到過新加坡及香港任教,接著才回到台北。豐富的旅居經驗佐以關心環境永續的角度,她是如何看待各地對於環境保護的呢?老師說,我們往往以為所謂的先進國家做得比較好,但其實環境保護不僅僅是在後端的資源回收,應該更往源頭去看「資源的使用」,以日本來說,我們都認為日本把資源回收做得很好,但日本有非常多過度包裝的情形,這其實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那台灣呢?台灣說實在把資源都使用得很徹底,我們更應該要去思考:把資源榨乾後,我們還要留下什麼給下一代?
從不同城市的觀察切入,繼續談談我們所居住的台灣,我們的話題聊到台灣近期的「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這是一項由經濟部研擬的計畫,其中的水環境建設包含「水與發展」、「水與安全」、「水與環境」,願景便是與水共生、共存、共榮,這對多數的讀者而言並不是一件太切身相關的事情。廖桂賢老師與台灣河溪網的夥伴們,從7/27-8/8之間進行了對「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的體檢計畫,實際到各縣市勘察這項計畫的後續發展,從新竹開始、宜蘭、苗栗、台中、嘉義、高雄、屏東跑透透,勘查的地點包含海岸、漁港、碼頭、生態景觀公園等等,根據「生態功能」、「社會功能」、「計畫執行程序」、「設計」等面向評分。所有勘查的結果也都公開至台灣河溪網的臉書粉絲專頁上,其中有幾處讓人讚賞,還有更多使人失望,失望的包含施工品質不及格、說是改善水環境卻只有改善了建築環境等,當然也有成功的案例,例如拆除了多餘的漁港。
水利相關的業務主要涵蓋兩個大方向:治洪防災、民生用水。民生用水方面,台灣其實已經大量使用水資源,我們該思考的是過度利用的後果、未來還能否有這麼高品質的水能用?而在治洪防災方面,過去隨著技術發展,人們習慣方便的環境,不能接受淹水的我們,想盡了方法防堵河川,如此循環導致人們與自然環境越來越遠,甚至因為鋼筋水泥的加強,讓河川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全球各地逐漸意識這個問題,例如新加坡從2006年開始改造綠地,使綠地容納雨水的功能更強,歐美如美國西雅圖、丹麥哥本哈根、瑞典馬爾摩、澳洲墨爾本等都是很好的典範。政府進行環境改造之初,一定都有支持與反對的兩方聲音,經過一些掙扎與挫折,讓居民們看見城市改造後的優點,就能獲取更多改造空間。
談到水資源,廖桂賢老師自己的日常生活除了節水之外,也為水資源議題倡議寫作、經營台灣河溪網、進行學術研究等,不過如果我們不是環境相關的專家學者,該如何開始呢?老師說:其實多數相關組織的志工也都不是環境專業背景的人,如果有興趣,可以參加演講、活動、城鄉河溪論壇開始,或者就走進山林裡的小溪吧!花上一點時間坐在小溪邊,感受小溪帶來的美好,一條沒有被破壞、整治的小溪能滋潤一旁的大樹,帶來樹蔭使我們涼快。小溪裡有大大小小的石頭能帶來漂亮的水流,還有乾淨沁涼的溪水。如果我們過度破壞、整治,小溪不那麼自然了,溪水髒了、失去樹蔭,這裡還會是我們想來的地方嗎?有機會想想「一條自然的小溪」與「一條被改造的小溪」之間的差異,我們便知道有很多能努力的地方。
在對話過程中,我問了老師「所以退回原始的狀態是比較好的嗎?」老師解釋:「原始」的狀態是不存在的,如果要說「退回」,更好的說法會是「修復」,因為我們並不是不作為,而是過去這段時間的人們已經過度使用環境,使環境受傷,我們需要採取一些行動來使環境恢復健康。例如:以前大家剛開始使用塑膠袋時認為這是很先進的行為,後來大家開始意識到對環境的傷害,所以現在逐漸減量使用塑膠袋,這是一種「退回」嗎?我們並不是在退步呀,反而這其實是一種進步。
時間軸不斷往前推進,人類與環境的互動頻繁,許多研究都顯示,人類是需要親近大自然的,生活周遭有越多自然元素會對身體、心靈發展帶來正向助益。甚至有些醫生會將「親近大自然」當成一種藥方,要病患到野外走走。人類發展至今,「經濟」與「環保」並非孰輕孰重更非對立的兩端,而是人類發展需要與大自然同行,正是希望人類的永續發展,我們更需要重視環境保護。廖桂賢老師也在訪談的最後告訴我,現在的環境已經受到過度使用,即使不進一步破壞,也已經傷痕累累,我們有責任為下一代留下一個修復過的環境。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