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普施人子,「施」與「受」皆空

撰文.曹郁美

「普仁獎」是靈鷲山教團的一個公益活動,此二字為「普施仁子」義,以國中小學生家境清寒、品行優秀為對象,頒發獎學金以資鼓勵,自 2003 年以來嘉惠學子無數。

心道法師對信眾說:「付出與關懷,是福報的泉源」,對學子則說「美好的品德,帶來尊貴燦爛的生」,二句話道出了「施」與「受」的真諦。本文便以此為題,談談「布施」與「空」的關聯。

在佛教教義裡,「布施」是六度之首。

但若解讀成「金錢捐助」就狹隘了,「財布施」畢竟是有量、有限。西洋俗諺說:「給他魚,不如給他魚竿。」說明了財務的捐獻只能救急,不能救窮。不過「救急」畢竟很重要,生活的難關沒度過,如何走下一步?

但佛教仍有積極的說法,那就是財施、法施、無畏施應三者並重。

何謂「法施」?是指給予別人法義、真理、智慧,讓人明瞭萬法皆是緣起性空,以「無所著」的態度面對一切,才是長久之道。

至於「無畏施」是說給予別人信心與勇氣,讓頹喪的心情振作起來。

關於「布施」與「做功德」,最有名的故事應是魏晉南北朝時代、菩提達摩面謁梁武帝了,他倆有如下對話:

帝:「我護持了這麼多人、做了種種善事,到底有多少功德?」
摩:「了無功德。」
武帝聽了不悅,從此兩人分道揚鑣,不再互動。達摩遂至嵩山面壁 9 年,返回西天竺(印度)之後,被中國人尊為禪宗初祖,時為公元四、五世紀之間。

為何回答「了無功德」?

依照古印度流傳下來的觀念,「功德」等同「福報」,累積愈多愈好,將來可望升天不再受苦。在森嚴的種姓制度、階級制度下,貧賤者愈發悲觀與認命,故而「累積福報」帶來的效益特別讓人有感。

佛教來到中國,梁武帝不免也受到影響,故有這段對話出現。

然而「功德」與「福報」真的毋須追求嗎?

並非如此。它是關懷眾生之下善念與善意的累積,少了它,豈不成了冰冷的、無溫暖的、功利導向的社會?

佛教還有「三輪體空」的說法,意思是布施關懷他人必須做到三件事:

一、施者空。亦即抱持「空無所著」、「無我」的態度。不可存有「我在幫助他」、記掛在心的想法,更不可求回報;西方宗教說「施比受更有福」,也是此意的延伸。
二、受者空。幫助別人必須心無所著,若把對方記掛在心即是起「我慢想」,徒增煩惱與掛礙。
三、所施之物空,無論你是送人一支筆、捐款 10 萬元、勸慰別人一句話,其功德皆是等無差別、非大非小一切無礙。

若是執著此物,即是起了「貪愛想」、著物又著相了。

佛教更進一步地以「般若智」來詮釋布施,《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均呼應了「三輪體空」的意涵。

靈鷲山「普仁獎」的設立造福無數學子與家庭,讓人安心、寬心、放心。願所有的施者與受者,都能履踐「三輪體空」、「心無所著」的要義。

來源:第305期《有緣人月刊》

Visits: 131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