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楊宏國
在《不逃避的智慧》,佩瑪丘卓這位事人敬仰的尼師寫道:
其實靜坐、到屋外散步、與人談天、洗澡、上廁所、吃飯等等的日常瑣事,已經足以使我們充分覺醒,活得有聲有色,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此外我們所擁有的這付人身,這個正在禪堂打坐的身體,這付在閉關第二天感覺腰酸背痛的色身以及當下這一刻的心念活動,已經足以使我們充分覺醒、活得有聲有色、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更進一歩來看,我們當下所生起的情緒,不論是正向或負向的,正是我們需要去研究的對象,就像我們突然發現這便是我們所擁有的最大財富,憑著它們即能活出高雅、優質、滿足、活力充沛及興味十足的生活,而且是在當下這一刻。
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乃是活得圓滿、無拘無束及興致勃勃的那把神奇的黃金之鑰。傳統所謂的解脫最主要的障礙之一,就是嫌惡別人、感覺自己受到欺騙,對自己是誰、身處何種情境、自己的真相是什麼抱持著怨懟的心態。
這就是我們一直強調要跟自己做朋友的原因。基於某種理由,我們總是無法感到徹底滿足,而禪修就是一種逐漸放鬆的過程。我們要學會信任自己的本善,發現我們早已具備的智慧。我們的智慧已經跟我們的精神官能症混成了一團。
我們的才華及盎然的生命力已經跟我們的顛倒和困惑混淆了,因此排除所謂的負向人格並不能帶來任何益處,因為在過程中我們也會把自己美好的一面排除掉。
我們可以活出一種更能清楚覺察自己的真相和作為的生活,而不需要改善、改變或去除我們的真相及作為。關鍵就在於覺醒,讓知覺變得更敏銳,對自己更加好奇及追根究柢。
靜坐只是在透過自己來探索人性和各種創造的活動,我們會因此而變成研究憤怒、忌妒和自我抗拒的一流專家,同時也會發展出喜悅、澄明心和洞見。人類所能感覺到的一切,我們全都能感受得到。只要能認識自己和自己的真相,我們就會變成有智慧及體恤人類的專家。
我們目前是在以不同的方式探討仁慈。仁慈的基礎就是對自己以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解脫之道猶如回復到兩三歲的童年,對所有的事物都感覺好奇,對每一件事都充滿著質疑。
我們心知肚明事情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解答,因此這份質疑的精神乃是源自於對生命的熱愛及渴望──不是想解決任何事或想把事情總結成一個四四方方的答案。這份質疑的精神即是道途本身。
當我們開始領悟到眾生一體時,修行便有了成果。我們會發現我們跟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我們和自己做朋友並不是一種自私的行為,也不是在爲自己謀福利。這整個過程就是在發展仁慈之心以及對別人的了解。
Views: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