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當下的真實

撰文.呂松庭

表演對優人而言,就是跟觀眾做心的交流用力量跟心作交流,因此表演者需要經過沉澱內心,才能跟觀賞者做「心的交流」。

若表演者浮躁不安的話,其實是聆聽的出來的,而且整體力感也會被削弱,因為整體的力量要達到融合與和諧,只有放下個人、放下自我才能成為一個大整理。八大山人透過筆墨呈現山水意境,如同優人神鼓透過鼓聲傳達內心,黃老師教鼓的方式是透過禪坐,讓心寧靜,而透過一棒一棒的鼓聲,讓心回到當下。

黃老師常說:「千變萬化,不如當下一棒。」因為單純的聆聽這棒鼓的聲音,也是一個當下,在生命軌跡中,若能時時回到當下,生命會比較輕鬆,做在那邊就一個念頭,安靜的看著自己,正所謂「住念一處」,這也是優人神鼓的訓練方式。

『聽』,這件事本身對優人而言,是習鼓的第一堂課。聆聽,是人和人之間很好的連結辦法,通常在聽不見的時候,所擊出來的拍子就會亂掉;反之,在聆聽的時候,『聽』便成一條線,把大家的心串起來,便能聽見別人打的拍子,這是屬於外在的部份。

聆聽對我而言有更深層的意義,正是當我們在聆聽的時候,會創造一個所謂『當下的真實』。我的經驗是:「有一次在印度的時候,在火車上,大家都知道印度的火車來來往往,很多事都在火車上發生,有叫賣的、有旅客聊天的等等。

由於旅途很長,當火車一直走,人進入了一種比較沉澱的狀態。剛好某一站,上來個盲眼吹笛人,由孫子牽著,他的臉看上去相當的悲傷,因為他沒有錢。我很疑惑的看著他吹著笛子,因為笛子的聲音是從他胸口發出來,而我也跟著吹起來,他怎麼吹我就怎麼吹,我跟他同步『創造』這件事情。

因此,我感受到他的悲傷,更因為是同步,所以我也同其所感悲傷,所以在這聆聽當中,便成了一個創造,雖然這聲音不是由我發出來的,但因為我聆聽,所以走進心裡,我跟他同時一起,變成感同身受,因此悲傷的聲音便創造出來。」因此,從深深的聆聽當中,創造了當下的真實。

後來,我很多的創作便是從這開始,比如說「入夜山嵐」、「金剛心」時,感受大環境,比如說山嵐起風時,夕陽灑落時等,感受整個大自然的律動,把心安靜下來,聆聽整個自然,用眼睛深深的看、用耳朵深深的聽,旋律便自然而然從心裡流洩出來,我也不知道旋律從何而來,彷彿就是心裡有所感,音樂就從當中出來了,而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坐在鋼琴前,把音符找出來。

『聽』,對我而言是奇特的。因為,我在印度長時間的旅行,心情比較沉澱,突然間,我發現當靜坐進入深層階段時,是用『心』這位置在聆聽,這時你會發現所有世間事都是在『心』這位置發生的,因此可以看著事物自然發生,而不為所動,當下融入情境當中,深層的靜坐,跟聽緊緊相連。而我不是隔絕一切,而是心不為干擾、牽動,反之是清清楚楚的,因為彼此同時俱在。

過去未來之念與當下真實之無念不相違背

過去未來皆拋去,專注於現在,正是真實當下。會發現蟲鳴鳥叫是好聽,喇叭急鳴聲也是好聽;風輕輕拂上臉龐是舒服,冰烈寒風迎面而來也是舒服。真實的當下,會給生命真實的力量,因此,從這力量中出發,什麼都是真的,正所謂「即是而真」。

知乃眾妙之門,而那靈靈昧昧一點知,這是在真實的當下,人那一瞬間的收穫。有一回,我走在曼谷的街上,那是一條五光十色的街道,有尋歡、有作樂也有觀光,吵雜熱鬧、炫目迷幻視這條街的特色。一天清晨,我看見一個托缽僧出來化緣,而街道是如此寧靜、安在,我才發現原來入世跟出世是同時存在,也是不相背離的。

而藝術跟修行在本質上是矛盾的,矛盾點本來就是存在的。因為,修行是減法,講求的是放下,而藝術是加法,追求的是技術累積,加入了音樂、舞蹈等變成了作品,但是道的中性、空的性質,因此有了很大的彈性,能夠依對象不同做不一樣的變化,遇到擊鼓便能交會出不一樣的變化,同理,遇到茶道、花道,也自然能做結合。

因此第一堂課的聆聽,真實的聆聽,回到當下,自然就能空,習鼓的時後,是技術的累積,但其背後卻是空的本質在撐著。因此,禪坐跟擊鼓,並無背離,也沒有斷裂。

大音若稀!對我而言,寧靜在藝術上,就普遍的手法就是對比的呈現,有對比、對照,就能顯出差異,這也是藝術上的局限。因此,當我要觀眾體驗寧靜時,就是極動產生極靜。佛在說法當中也是語言,若不用語言,有時會用一朵花表示,拈一朵花示眾,這也是一種形式,也是一種說話的方式,雖然佛陀說「我49年沒說法。」可是透過形式,也是說了很多法理和了解,所以藝術也是如此,但底下的東西也是很重要的。

就我們而言就是禪修,就像建築物的地基,這東西穩了,一切就通達了。

一個藝術家必須要兩者兼顧,少了一方都不行,所以要平衡,所謂的平衡就是要恰到好處,就是客觀、中空,因此表演者的內在精神很重要,透過這樣的手法,可以把表演者的慣性打破,若在慣性當中,會失去覺知,若一個人思緒恣意分飛、妄念不斷,透過鼓中的寧靜,霎時的寧靜,打破他那原初的慣性,此刻的沉靜、清明的當下,才能讓他體會這個空。有沒有無聲之聲,老實說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從聆聽當中創造,平常的創作,只是一種有機的組合,透過當下的覺知,才能變成一種力量,才會讓有機的組合充滿生命力。

Visits: 35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