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渝閔 插畫.黃靄琳
進到乾旱時期,全臺水情拉警報,靈鷲山山上也進入無水可用的時候,常住法師們平時除了早晚功課禮佛,也展開各自的省水計畫。
有位法師一早就取來當天要用的水,分成早午晚三份,規定自己一天內的用水量。當然, 對於向來守戒律的法師來說,剛好也是另一種修練。法師要自己洗衣服,但又不能用掉太多水,山上也沒有洗衣機,所以託家人送來好神拖,效法從前洗衣板的精神,也把洗衣服當成了修練。
儲水和用水是山上的大事,多雨的季節, 山上裝置水撲滿,當雨季開始或是颱風撲向東北角,那也是水撲滿的豐收。
其實,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已習慣打開水龍頭就有水的生活,對於水的一個大循環的過程, 包括水的源頭和流向,我們卻無法觸探到。在過去親近大自然的生活裡,觀看雲朵落下的雨滴, 水在大圳的流動和循環不息,我們清楚的知道, 水對於人類來說只是過程,水經過我們,最後還是要回到自然。水讓人淨化,而我們也沒有汙染水的權利。
所有宗教都把水當作重生和療癒的源頭。在佛陀本生故事中,釋迦牟尼從菩提樹下站起 來,第一件事情就是進尼連禪河洗淨身體,開始他的傳道。水從無始之地流過聖哲的身軀,又回到無始之地,那代表一個宗教的開始。每年 4 月各地佛教團體舉辦的浴佛節,熱鬧的氣氛裡,同樣出自過水的莊嚴和神聖性。但是,我常在想, 當我們將水淋在小佛陀的頭上時,我們究竟是救贖者,還是等待佛陀救贖的眾生?
基督教的受洗儀式,我們當然不陌生。聖 經《彼得前書》指出舊約時代挪亞藉水得救一事,預表後世的人藉洗禮得救:挪亞方舟上藉著水得救的只有 8 個人。但是,洗禮儀式卻這樣了下來。
還有,藏傳佛教的時輪灌頂,七項預備灌 頂的第一項就是「水灌頂」,當法師將水淋在信眾的頭上,象徵母親用水清洗嬰兒的頭頂,透過這個儀式,我們又要重新活過一遍了。
《楞嚴經》中的月光童子有段透過水而得悟的故事:「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 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月光童子觀察人體的唾液、精血、洗澡水乃至江海都是水,水在身體內,也在世界外,並無差別,終於開悟。我常希望自己也能做這樣的觀察,尤其在缺水的季節裡,能因水性而得悟。
出處: 有緣人月刊293期
Vie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