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紫式部
廓庵禪師所作的十幅尋牛圖,掩護在白日餘光,安靜地等待被尋者發現。
以前在書本上讀十牛圖,映照的總是自己, 想「我」正在那幅圖裡。我僅是修行的門外漢, 對宗教只徘徊在知識理解,這是眾多文人和知識份子的大頭病。這次,在靈鷲山內,書裡尋常見的十牛圖站成巨大圖騰,比我的身體還高, 也因而更高於我的思想理解,我何能每次都自況於那個橫吹牧笛,空手拿韁繩的牧童,也許我應是那頭等待被尋找的牛。
在牛的心眼裡,沒有尋與被尋的問題,也沒有心是否迷途的問題,所以處處都是芳草連天,也因而處處皆可安住其心。如同我此刻所在的和南寺,從山門到最頂處的造福觀音像,處處可聽到海潮音,包圍在海的視線內。為此機緣,當年傳慶法師才和楊英風起建了造福觀音像。夜迅速換幕,周遭的蟲鳴替代鳥聲,我從沒有在靈鷲山留到這麼晚過,已不記得是否聽過靈鷲山的晚鐘,那十幅圖看板則從內部亮起燈, 在海風中熠熠生輝,像發光的城堡。白日和黑夜給出完全不一樣的感覺,白天應該是去尋找的, 夜晚則轉為召喚,明亮的圖騰,你再也不會看不見,如牧童遠遠就看見牛的身軀。尋找與召喚, 尋牛之心,我想起曾有學者為十牛圖所作的註解:「尚無心而可覓,何有牛而可尋?」
從「人牛俱忘」、「返本還源」到最後一幅「入鄽垂手」,時時最讓我低迴,停留在最後一幅想像「人泯牛泯」的時間也最長,無論逗留書上的尋思或站在看板前,一樣奪我心智。
出處: 有緣人月刊291期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