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譚玉芝 攝影.譚玉芝
微微的細雨已經飄了一個禮拜,空氣裡滲著涼意,臺北的冬天雖然冷但空氣乾淨,樹上的小鳥紛紛發出啾啾叫聲,范欽慧在臺大校園裡,跟我們談談聲音與土地。
「你有多久沒靜下心來聽聽周邊的聲音? 聽到鳥兒叫,你能認出那是什麼鳥嗎?」范欽慧給出幾個問題,的確打中居住在都市裡的人們的要害。
都市裡的人們聽到的是汽車機車的行駛聲音,電視傳來的人聲,或許還有餐廳裡伴著用餐人們的聊天聲音與輕飄飄的背景音樂,就算走到戶外,我們的耳朵接收到的,也是彼此說不完的話。
能不能有一刻停下來,把眼睛與嘴巴的功能暫時關閉,讓耳朵的功能成為主體,像一個天線,像一個雷達,像一個上天製造的最精美的收音麥克風,在大自然中,將聲音收錄在腦子裡, 活躍聽力,貯存在大腦聽覺的區塊,每個人有自己的感受,也許,會與你的幼時記憶互相鳴奏, 喚起你更多的感受。
2012 年,范欽慧因為看到美國自然錄音師戈登漢普頓的著作《一平方英吋的寂靜》,覺得他強調的一方寸英吋的寂靜,非常吸引人,她寫信給戈登,兩人書信往來,戈登跟他說,你可以寄來一塊石頭,讓這個石頭放在寂靜的步道裡, 然後,她跟戈登連結以寂靜為主的世界,讓寂靜聲景的願景發展下去。
2015 年她和一群對聲音藝術、聲學研究及環境教育有相同使命的人,成立了聲景協會,經過幾年的推動,臺灣成為國際聲景協會繼日本之後的第二個亞洲區國家,宜蘭太平山的寂靜步道,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寂靜步道,都是協會推動的痕跡。
「當人們走過這條步道時,他可以仔細聆聽,這條步道有什麼動物的叫聲,或許是紫嘯鶇叫聲,也許是松鼠的聲音,我們可以認出來哪些動物的聲音,從而認識更多動物,這也是聲音的教育,唯有讓你的耳朵與動物連結,才更能體會自然的豐富多元。」
人類不是大自然的主人
范欽慧曾接觸聲音療癒,每個領域有其發展的理由和功能,但是,對於聲音被放到為人所服務的位置,她是有些想法的。
「人們為什麼會聽不到聲音,那是因為太把自己當作主體,不但如此,還會以人類的語彙為動物們命名,如果,我們把自己放掉,讓自然裡的昆蟲或動物成為主體,對整個世界來說, 是不是更為完整?」
2018 年,她和林務局推動了第一條國家級的「寂靜山徑」──宜蘭太平山翠峰湖旁的步道。
踏上步道,傾聽水珠從水潭滴落的聲音,還有冠羽畫眉、青背山雀、藪鳥、棕面鶯等等臺灣中海拔飛羽的動人樂音,慢慢走進奧陶紀苔園區,那裡有厚重的青苔,如同隔音室般,把森林裡的聲音如實地呈現。人們要做的,就是停止說話,閉上眼睛,用耳朵當作天線,靜靜地傾聽, 聲音所表達的風景樣貌,這就是聲景。
2020 年 6 月, 陽明山公園獲得國際寧靜公 園「Quiet Parks International」, 由 QPI 組織授證認可,成為全球第一座「都會寧靜公園」。夢幻湖山徑步道規劃為寂靜步道,在這裡,單純的背景音在 30 分貝以下,閉上眼睛, 會聽到畫過天際的臺灣畫眉鳥叫聲,發自腳下的面天樹蛙蛙鳴,還有蘆葦被風掃過的聲響。你知道,這是屬於陽明山步道的聲景。
我們透過聲音,在腦海中建構了一幅屬於每個土地的聲景地圖。由此,才能深刻感受到我們和萬物都生養在天地之間,含容在宇宙中, 萬事萬物,都是一體。
最近她在原住民的部落中學習蒐集聲音,原住民告訴她,動物們處在大自然中也在蒐集各種情報,不同於人類,牠們的嗅覺與聽覺比我們敏銳,我們除了聽牠們的聲音,知道牠們是什麼動物之外,也可以藉由牠們的叫聲,知道牠們這一刻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牠們的叫聲是警示嗎?還是害怕?還是在求偶呢?」是不是能進一步感覺到牠們的情緒、狀態跟感情?人類的視覺有限,看不見的並不代表不存在。走進山林,看不到生物,聲音卻明明白白地呈現背後真實的存在,這是土地與環境的實際連結。
推動聲景教育從小做起
這是眾聲喧嘩的時代,也是人類史上因為工業革命,科技昌明後播放最多聲音的時代,然而這些聲音讓孩子越來越難以保持專注。
從小讓孩子們感受到聽覺的教育,讓他們靜心用耳朵去體會:大自然裡的風聲,水聲,動物的聲音,小販的叫賣聲,捷運疾駛而過的轟隆聲……。
如何在這麼多的聲音裡,連結每天的生活,甚至以聲音搭配照片,還原照片裡那一刻。
周遭的聲音;搭配圖畫裡的稻浪,無際的海洋,這些都是聲音跟藝術結合的方式。
打開另一個聽窗的經驗,喚醒這份感覺, 讓孩子們從小能夠與自然聲景連結,與生活連結,與土地連結,進而懂得,這些聲音可能都在消失中。認識聲音、了解聲音,最終保護聲音──等於保護我們共同的土地。
每個人都有一條寂靜聲景
臺灣聲景協會的組織成員與其他國家都是專家學者的身份不同,是公民自發成立的組織, 因此范欽慧又到臺大修社會與環境的政治課程, 她認為,要喚醒每個人的意識,一定要走這樣的途徑。
今年,她想要發起一個公民活動,在網路上投票,選出你居住的地方附近,個人認為的寂靜步道:或許是澄清湖畔,或許是高美濕地, 也許是花蓮太魯閣的白楊步道,也可能,是你家附近無人的小小湖畔,每個人都有為自己步道發聲的權利。
等待如此的寂靜聲景,期待聽見花開的聲音。
出處: 有緣人月刊291期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