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李偉文:守護土地心生活

撰文.陳盈霖

人類一個小動作,都與大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經過數千年演化,人類運用科技的力量大到能改變世界面貌、改變動物天性,然而地球資源卻無法支撐科技所帶來的消耗,如今, 人類逐漸承擔過度開發對地球造成的種種危機與浩劫。隨著各國環境保護意識抬頭,當前的環境問題,不再只是過去道德訴求下的產物,而是「關乎人類生存的迫切問題,不得不加以重視。」

對臺灣生物棲息地關注多年,創辦荒野保護協會的牙醫師李偉文認為,當前的環境保護, 已不只是單一議題,而是需要改變人們的價值觀,選擇對環境更友善、對身體更好的方式過生活,採取實際行動,成為守護臺灣土地、地球環境的一分子。

荒野保護協會,臺灣環保意識先驅

從小接觸童軍團的李偉文,大學時期與出社會後也擔任童軍團團長,長期接觸大自然,對環境保護有著相當深的體會。

「全球自 1992 年第一次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才正式對環保提出看法。」李偉文說, 當時或許社會經濟發展較充裕,各國元首對環保議題相當關注,2008  年金融海嘯後,這些關注逐漸減少。

1990 年代至 2007 年金融海嘯前,全球經濟蓬勃,不斷開發土地,資源遭受破壞,在那個背景下,李偉文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1993  年開始籌備,1995  年成立荒野保護協會。李偉文說,荒野是所有生命的源頭,他希望透過荒野保護協會進行生態保育,保護個別物種。目前協會有包括自然解說、兒童教育、濕地營建、山林溪流保護、政策遊說等組織。多年來,協會更大力培訓大、小朋友等志工,培養他們關懷土地的心,實地接觸環境土地與物種傳播,散發環保的種子。

獨特地理特徵,豐足與苦難並行

「臺灣有著非常獨特的自然與地理特徵, 這個特徵造就臺灣的美麗與富足,卻也形成了苦難與災難。」臺灣是個多山島嶼,在不到 3.6 萬平方公里面積,卻有著超過 268 座海拔 3000 公尺以上的高峰,是全球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造就出臺灣特有的物種與生態面貌。

李偉文指出,臺灣位處北回歸線上,但人口、地理結構,卻與同緯度的沙漠地區差異甚大。高山地形替臺灣擋下許多雨水,經過萬年累積,形成豐厚的地下水資源,然而,高山地形卻也在氣候變遷下,造成土石流等災難。因此,如何與高山相處,人與山如何互動,是臺灣人重要的環境課題。

遺憾的是,臺灣並沒有保護好這片豐厚的高山資源。李偉文說,從日據時代開始,臺灣山林便屢遭砍伐;國民政府來臺後,用森林砍伐換取工業建設,臺灣的原始森林被破壞至今, 已失去 30% 至 40%。許多平地的農地蓋成工業區或豪華農舍,迫使農地往山坡發展,農藥、肥料滲透到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又流往水庫,再流回民用,「這些都是驗不出來的。」不僅如此,人民對土地不當使用,引發過敏、慢性病甚至癌症,都造成社會成本增加,「這是我們要承受的。」

直到近 10 幾、20 多年前,政府才慢慢有保育森林的概念。他認為,儘管臺灣近年來運氣不錯,自 2009 年起,並沒有發生釀成重大災難的颱風,但臺灣不斷進行高山農業建設,具有抓地力的森林被砍伐,大雨釀災,是遲早會出現的問題。

全球經濟體制,造就環境問題

不僅是臺灣,近年來全球自然資源耗損, 追根究底,「經濟全球化是主因之一。」李偉文指出,過去部落經濟時代自給自足,某樣東西減少後,價格便提高,利用抬高的價格抑制該物品的消耗,這樣一來,該物品會再逐漸增加,「部落經濟體系,物質消費與價格,是在永續狀態上循環,但經濟全球化後,這個循環就被打破。」

「以木材為例」李偉文說,經濟全球化模式下,若甲地的森林被砍光,可從乙地進口,A 地的東西被吃完,可從 C 地進口,東西永遠得以供應,價格也便宜,「直到全球存量都快沒了,才可能抬高價格,但該物種也同時滅絕。」

經濟全球化也會破壞、甚至毀滅某些地方的生態鏈。「舉例來說,今天一個貧窮的國家, 外地企業進駐砍伐森林時,的確帶來短暫的就業機會,但森林一旦被砍光,當地人便無法維生。類似情況近年來也不斷在全球各地被複製著。」

他認為,經濟全球化最大問題,是價格太便宜,造成人類的不珍惜,不斷追加「新貨」, 地球資源不斷被消耗。舉例來說,假設一個 10 萬元的包,壞了可能會拿去修,但一個百元的包一旦壞掉可能就被丟棄,「然這兩個包包,耗費的資源卻差不多。」不僅如此,早期生產的電器、商品,往往可以撐很久,然在全球經濟體制改變下,如今的東西,卻必需有「保壞期」,「人類經濟體制就是如此。」過去工業設計時代,一個產品能用幾十年不壞,曾經有個紀錄片,講述百年前工業設計時代,已能生產不壞的電燈泡, 但為讓市場經濟流通,廠商開始設定保存期限, 但這個保存期限,「是指時間到了,某一個零件可能要換,或該產品需被汰換。」

李偉文說起一個小故事:幾年前與高中同學聚餐時,其中一位在中國設廠生產手機面板的同學告訴他們,幾十年前的面板,從 20 公尺高掉下來都不壞,但卻被客戶退貨,因「廠商要求,從兩公尺以上的高處掉下來,面板一定要破。」為了開發這些物料,滿足「客戶需求」, 卻需耗損地球更多能源、消耗更多土地與環境資源。

世界各國如今就像同坐在一輛失控的火車中,「現在跳車就會摔死」,但依照全球化這樣的速度,有一天火車也可能被撞毀。然而,各國現在卻無法拒絕全球化這樣的體制,「臺灣亦然,明知全球無法有足夠資源支撐這樣的消耗, 但卻無法將自己隔絕於外。」

科技力量,改變世界面貌與動物天性

人類科技、經濟發展,也讓永續的海洋面臨物種滅絕危機。

李偉文說,海洋是物種最豐富的地方,只要有陽光,就有浮游生物、有蝦米,有小魚吃蝦米,大魚吃小魚這樣完整的生態體系,然因人類的需求過剩,加上人為污染影響,「偌大的海魚如今不是快被抓光,就是因污染而遭受生態破壞,面臨滅絕。」

趨勢專家杜拉克在 1991 年被問到 21 世紀什麼行業最發達?他說出「養殖漁業」。當時杜拉克發現,市面上賣的魚重量愈來愈輕,預測了 21 世紀只能吃養的魚,因海裡面抓不到,很多魚種都被滅絕。

李偉文說,杜拉克講的時候,人們吃的魚有 9 成來自海洋,如今人類吃的魚,超過一半來自養殖。「過去的牛吃草,但現在的牛,卻是吃牛的屍體長大。科技的力量改變動物天性,也改變大自然生態鏈,而人類,需承擔這個責任。」

解套:改變價值觀,換個方式生活

「現代人追求方便的生活,但方便的生活,卻可能付出耗盡地球資源的代價」李偉文說,

很多人希望找到造成臺灣生態危機的罪魁禍首, 但這不是某家企業、某個政府的事。只要有老百姓想買東西,周邊就會有商家,民眾想快速到達某地,政府便會蓋馬路,「這些都會耗掉既有的土地資源。」

因此,最重要的方式,是讓民眾改變價值觀,接受對環境更友善,對身體更好的生活。他說,這並不是要大家不吃、不買東西,而是「買友善耕種的食品」,「或許貴一點,但對自己好, 對環境也好。」

價值觀也能從小培養。李偉文舉例,女兒從小跟著他們親近大自然,簡單過生活,過程中很開心,對物品也很珍惜。

他建議每個人都了解環保與人類存活的關聯性,「做任何事情,要用長遠的角度來看。例如,現在做這件事情,政府制定這個政策,需考量未來 30、50 年會不會後悔。」他說,若明知蓋一個水庫,現在可能對人類有幫助,但 30 年或 50 年後,水庫一旦破裂或破壞,是否可能造成更大災難,「這時就需考慮是否要這樣做。」

李偉文說,人類不可能回到原始時代沒水沒電的生活,但需承擔一個讓地球永續存活的責任,「在追求生活品質之餘,找到讓大自然生命持續久一點的平衡點。」

出處: 有緣人月刊291期

Visits: 36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