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盈霖
從靈鷲山初創各型式活動的企畫籌辦,到海外道場、禪修中心、閉關中心的開創,淨念法師在這些領域一直都是領銜上師使命的傳承者,前往海外包括尼泊爾、緬甸、美國科州、加拿大吉利沃等地的禪修閉關中心,都在沒有臺灣人,甚至沒有華人蹤跡的情況下拓緣建設。
秉持心道法師「愛地球、愛和平」理念, 淨念法師每到一個陌生環境,以「信任」為基礎,在當地建立友誼,取得彼此認同,更克服種種困難,充分結合當地與臺灣的技術和優勢,透過「環保建設、生態循環耕作」,不僅讓當地居民認同靈鷲山,轉而護持心道法師志業,也用最大的可能性,完整保護在地天然地理環境。
尼泊爾密勒日巴禪修中心
基礎發展緣起
談起一頭栽進尼泊爾密勒日巴禪修中心的基礎建設過程,淨念法師想了想,「這要從2000 年前,約 1997 年、1998 年說起。」他說, 當時心道法師往返尼泊爾、錫金、印度等地朝聖,途經伏藏大師、蓮花生大師、帝洛巴、那洛巴等大師修行聖地,行經密勒日巴尊者修行的山洞,龍樹菩薩修行平台及鄰近的金剛亥母聖地時,「師父說,若這裡能建設閉關中心,延續這幾位祖師大德的修行,一定能成就許多證悟者, 利益眾生。」
為了延續、保存聖地,心道法師萌生在當地興建閉關中心的想法,儘可能保護附近免受城市化過度開發,也能同時照護著周圍附近生態。完成土地收購後,淨念法師銜命前往到當地「開疆闢土」,在當地進行基礎建設。
禪修中心興建過程
要在一個陌生的土地上「開疆闢土」並無想像中容易,「特別是當地相對保守,難免懷疑外國人到當地的動機。」淨念法師說,計畫興建的土地包含國有土地與森林保育地,他們花了 3、4 年時間與當地農民進行交涉收購土地事宜, 並向尼泊爾政府租賃密勒日巴尊者修行山洞與龍樹菩薩說法平台。
淨念法師說,當地農民都視這塊土地為他們一輩子生活的地方,買下他們的土地後,「我們花費不少時間,妥善安置這些農民。」有些到城裡買房、開店,有些農民子女則到城市讀書。
然而,好不容易成功購買、租賃土地後,卻碰上 2001 年尼泊爾政變,國家局勢遲至 2011 年才逐步穩定,密勒日巴國際禪修中心的建設, 也延宕了 10 年後才正式投入基礎建設。
禪修中心的設計規劃委由當地建築師擔任, 運用在地建材與建築工人施工。「首先是整地」淨念法師說,他們先在土地上種植蔬菜,整理山洞與平台,接著興建排水、污水處理系統等基礎建設。耗時 3、4 年,完成禪堂、廚房、餐廳與關房等。後期增加 8 至 10 間關房,與提供信眾住宿的寮房等,目前可容納 20 人至 30 人。
「師父興建禪修中心最重要的理念,是傳承藏傳佛教,以蓮花生大師和密勒日巴作為修行標竿,希望保留這樣的地方,讓弟子們有機會回到那裡修行。」
融入藏傳佛教工藝元素
長時間在尼泊爾開墾拓緣,淨念法師對尼泊爾人的善良、單純印象深刻。「他們是宗教信仰很深的民族,以觀世音菩薩信仰為主,加上民間的印度教,兩種宗教彼此交融,互相影響, 影響當地人民。」
尼泊爾還有深厚的藏傳佛教工藝歷史,多為家族傳承事業,舉凡法器、繪畫、唐卡,甚至西藏的頌缽音樂療法等工藝,這些元素,也逐一成為建構密勒日巴國際禪修中心建築的特色。
依天然山形水勢而建,保留原生態
以實修為主的密勒日巴禪修中心,座落山坡之間,「地形有山、有樹、有水」,為保護自然生態,「禪修中心並無興建圍牆,而是用樹與水流的天然地形、林蔭遮蔽禪房,希望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原本黃土砂石的荒地,水土保持不易,淨念法師引進臺大農林實驗所的培地苗栽種法,成為當地第一個以植物做水土保持的農地。接著就可以種植馬鈴薯、薑與青菜等等,進行生態循環的栽種。
環境整復後,配合原始地形地貌興建硬體設備,使禪修中心與綠樹自在搖曳的生態景觀融為一體,體現靈鷲山以禪為宗風,佛教究竟利他的菩提心;保留原生態,友善環境的興建模式, 也是希望「打破圍牆的藩籬,與當地民眾建立友善關係。」
水資源運用,則秉持「與大自然共生」原則。淨念法師說,當地土地沒什麼污染,禪修中心興建時,便決定保持原有的水土資源,善用土地旁一條清澈、未曾污染的河流,同時運用「水循環再生」進行污水排放處理。
淨念法師說,尼泊爾水質如同山泉水,當地人民吃的、用的、喝的都靠山上下來的雪水, 為保持這條河水的清澈、零污染,至於汙水處理則以生技的菌種進行水循環再生。
與當地居民,從緊張到平衡
外來人口與在地人,總需經過一定的磨合、陣痛期。淨念法師坦言:「一開始,特別是政變時期,我們與當地人相處,氣氛是較為緊張的」他們被當地許多人認為是掠奪者,外國人財大氣粗,有一陣子「經常發生居民跑到寺廟偷東西的情況。」
秉持與人為善原則,經過一段的時間正面溝通後,靈鷲山在當地的付出慢慢得到在地人認同,包括進行慈善救濟,提供當地子女獎學金,與尼泊爾佛教會、婦女資助計劃等組織合作,協助當地婦女學習編織等一技之長等,彼此間終於取得平衡。
建設困境,與緬甸開墾過程「很不一樣」
談起興建密勒日巴禪修中心的過程,曾一年進出 6 趟尼泊爾的淨念法師認為,在尼泊爾「開疆闢土」與緬甸「大不同」。
淨念法師說,禪修中心距離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並不太遠,首都的基礎設施看起來還好, 但真正落實建設,會發現困難重重。他說,當地多用石塊堆疊、瓦或木頭等古老的建築方式, 基礎工人很少,且許多現代化建材因尼泊爾地處內陸,需仰賴印度運送,費用更高,故整體建設發展,比緬甸更困難。
為符合當地簡樸的建築風格,師父特別囑咐要融合在地元素,遂有師父、監造謝賢鵬師兄與當地建築師怕當先生等討論後定調,以黃土色調的尼泊爾方塊圖騰為主,融入當地與宗教元素,成為獨具一格的尼式風格。
緬甸弄曼農場
尋求種植價值高又環保的作物
參與尼泊爾密勒日巴國際禪修中心基礎建設,淨念法師幾乎同時間擔負起緬甸志業的「開路先鋒」。從供僧、慈善、興建緬甸禪修中心, 接著是緬甸北部撣邦臘戌的弄曼農場規劃、設計。原本對建築「門外漢」的淨念法師與志工們,一步步埋頭實幹從做中學,恪遵心道法師「愛地球」理念,以友善建築、有機栽培為目標, 至今弄曼農場,不僅以有機栽種知名,更成為當地農民的標竿。
淨念法師說, 緬甸是心道法師的故鄉,2002 年他跟隨師父到緬甸舉行供萬僧活動。
2004 年,當地人捐贈給師父一塊百來畝土地, 師父萌生興建生態有機農場造福鄉里的想法,至2006 年正式完成土地收購,農場遂著手開發。
淨念法師指出,弄曼生態農場運用以環保為主的淨化、循環種植概念。自 2006 年取得管理權後,他們開始養地、修建水源系統、興建小水庫、修繕附近道路等公共建設,再進行辦公室、員工休息室與心道法師的小禪房的建造。
興建農場的目的,是希望供應當地沙彌學院師生吃用,因此選擇種植的作物,以「能賣錢,價值高,又不破壞環境」為主。淨念法師帶領的團隊們,花 3 年養地,並種植岩蘭草,幫助土地淨化與改善水質,解決原本的污染問題, 3 年後採收,土壤也變得乾淨。接著在農場闢一塊香草園,種植玫瑰、茉莉、香茅等。
淨念法師說,香草園的植物,主要用於萃取、提煉製作精油,「精油體積小,攜帶方便, 能售出的價格也較高。」他們與臺大農研所合作開發易種植的母株,從臺灣前後帶進一千株, 成功分支養育到 25 萬棵。如今弄曼農場開發精油之外,也製作香。
農場另一部分則種植著蔬菜、稻米,提供沙彌學院師生一部份主食,他們也細心避開當地居民多種植的玉米,以免與民爭利。
2016 年接手負責弄曼農場的常樂法師,在農場嘗試種植更多作物,包括印加果、雲南古茶樹、臺灣苦茶樹、番茄、迷迭香與除蟲菊等, 並嘗試萃取印加果油,讓農場的作物更加多元。
低度開發,友善耕作
淨念法師說,弄曼農場強調有機耕作,但使用有機的耕作方式,過程相當不易,堅持不用農藥、化學肥料,讓作物自然生長,不僅需要投注更多心力,也需要許多人手,特別是作物採收、精油提煉的過程,農場聘請許多當地婦女擔任臨時工,無形中替婦女提供更多工作機會。
「只要開發,就會有破壞」淨念法師說, 不論在緬甸、尼泊爾,都以低度開發,友善耕種,自然農法為主,開發中並無大型機械介入, 也無改變河川渠道,大部分開發過程,均遷就天然地形,例如,在原本較平的土地上種植稻田或興建建築物,一些較陡峭的山坡,則開墾種菜。
一路走來,淨念法師有很深的感觸,「人與人之間,要有長期友好關係,才能走得長遠, 若急功近利,關係容易破局,拓緣之路便更顯困難。」
他說,海外拓緣主要目的,是希望傳揚心道師父的精神與理念;建設發展的過程,實踐師父「愛地球」的志業。「我們需將我們的誠心、善意表達清楚,與他們維持很好的平衡關係,讓利,彼此才會真誠接納對方。」
埋下善緣的種子,終將慢慢結出善果。「幾年下來,不論緬甸或尼泊爾當地,慢慢依靠我們生活。」淨念法師說,這幾年在弄曼農場, 他們會製作有機堆肥給當地農民使用,無形中他們學會「不要用那麼多化肥」,也慢慢有「化肥是有毒」的概念。
此外,當地也逐漸了解水資源的重要,有了水源不能污染等觀念,也與當地政府思考,怎麼維持乾淨與衛生。
數個建設案尚待完成
多年來海外拓緣,不斷在各地當「空中飛人」的淨念法師,已有近 7、8 年離不開工程建設的任務;2020 年因疫情關係留在臺灣,師父也指示協助工程。去年一年銜命協助輔導經手的建案一個接著一個,手邊就有近 20 餘個相關規劃、興建、裝修、改裝等,待完成或正在進行中的。
淨念法師細數了一下說,國際部分,馬來西亞柔佛禪林道場規劃興建,負責初期規劃, 預計 5 年內完工。至於臺灣目前正進行的建設計畫,包括聖山寺第三、四期與念佛案堂建設,宜蘭寂光寺整建與環境規劃。
淨念法師說,聖山寺與寂光寺都會以綠建築為主,包括雨水回收,加強室內空氣流通以減少冷氣使用等。建材上選擇環保材質,環保塗料。
寂光寺的環境規劃則與大自然鯝魚回流息息相關。淨念法師說,寂光寺前面的小溪,是龍潭湖鯝魚溯溪產卵之處,每年端午節前後約一個月, 大批鯝魚會依循迴游習性「力爭上游」,成為當地觀光一大特色。多年前靈鷲山將前面這片土地捐贈給社區,促成龍潭湖鯝魚生態園區,如今計畫在寂光寺前打造新的步道,遠離鯝魚產卵區, 讓遊客觀賞鯝魚迴游的過程,魚群不受驚擾。
這些計劃都是可將上師理念更完整實踐的機緣,是與大自然互濟共生的生命共同體。
來源:有緣人月刊290期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