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宓雄──科技在變,佛法如常

撰文.陳盈霖

一支手機在手,隨時聆聽心道法師智慧法語,學習四期教育,及時報名義工活動;

也可以同步參加水陸法會、跟著師父在家修行「平安禪」;或者前往靈鷲山 3D 修行空間進入虛擬學習及修行,甚至坐在家中參觀虛擬世界宗教博物館,或是現場感受全息體驗空間;還可以打開靈鷲山 AI 智能音箱讓它為你答疑解惑……,這些情境不再遙不可及,有些早已融入靈鷲山信眾的生活中,其他部分也在建構的路上。

近年來,運用數位科技弘法愈來愈受重視, 當科技變成了「連接人與人、人與場景」不可或缺的手段後,如何妥善運用,讓佛法更有效弘傳,成了靈鷲山近年來積極推動的目標之一。

一直耕耘國際佛教藝術事業的宓雄,也在不斷探索,尋求更符合時代發展的弘法方式。隨著科技演變,宓雄埋首「數位佛教」,探索互聯網與佛教碰撞後擦出的創意與可能性,期盼藉由自身對佛教、藝術與科技的經驗,協助靈鷲山一步步走向佛法數位化、全球智慧寺院的領域。

從佛圖網縱觀佛教數位化的演進

10 多年前,愛旅行的宓雄成立佛圖網,初衷是希望能將自己旅行中的所見所聞以及全球各地佛教藝術資源進行整合,意指在於「行深致遠,造就心靈佛圖」,後來佛圖網逐漸成為最大的佛教藝術綜合性平臺之一。他說最早的佛圖網是用網站方式呈現,也曾出版過電子雜誌,最盛時期每期有百萬點閱率,然因新科技的發展,「電子雜誌平臺很快消失。」目前的佛圖網除網站外,也在微信公眾平台、抖音、今日頭條等各大自媒體上發布,從圖片到短視頻,形成多樣式的龐大佛教藝術類資源庫平臺,提供了一種新的心靈生活方式。

談起網路發展的過程,宓雄表示「並不容易。」他說,從 1970 年至 1980 年代的 1G 時代, 到 1990 年代,2G 和 3G 的時代,網路從文字進入圖片的傳播。2000 年開始,行動手機普及, 經過數年演變,慢慢形成網路社群,「若從後端來說,直到今天,網路科技帶我們進入資訊分享世代。」

宓雄 說,2015 年 後, 視訊發展逐漸成熟,4G 時代的傳輸速度一下子提升,出現如Youtube、微信、今日頭條、抖音等自媒體平臺, 資訊再也不是只靠特定媒體輸出。與此同時, iPhone 等智慧型手機增添愈來愈多功能,一人一支手機便可以從拍攝到剪輯,製作出完整的視頻作品。在這個基礎上,「抖音今年超過 5 億人使用,快手有 4 億多用戶,喜馬拉雅廣播使用者超過 6 億,微信用戶更有 11.6 億,臉書也有龐大的用戶群。」

4G 對遊戲、教育與消費領域的影響也頗為重要。特別是在中國大陸,網路基礎設施完善, 大量電商平臺如淘寶一一出現,改變群眾的消費模式。宓雄說,網路有很多方便性,網路時代給了電商機會,如今支付系統又建立完善, 這樣的商業模式是很大的突破。而包括佛教在內的宗教,也慢慢嘗試運用這類科技進行弘法、慈善捐贈等。

疫情加速科技與數位傳播的變革

「這次疫情的發生,對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人與寺廟間都有著很大改變。」對宗教影響尤其大,宓雄說,中國大陸從去年 1 月 23 日封城後,寺廟整整停擺半年,線下共修完全停止。但他也指出,許多寺院在疫情期間,結合微信、抖音等平臺開發小程式,互相關懷、共修、完成部分宗教儀式,如通過網路直播參加線上法會;信眾也運用線上支付對寺廟進行捐款。

「這些改變,很重要的一步,是因網際網路的發展。」宓雄說,弘揚佛法很重要的途徑是「傳播」,遠古時期,高僧大德行腳萬里路取經, 用駱駝與雙腿一步一腳印,將佛法從西域傳到中國;用口傳或手寫留下珍貴佛法經典,這與如今手機一個按鍵,幾秒鐘便傳至世界各地的速度, 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如何利用各種平臺的特性進行不同的法教,讓不同信眾用不同的平臺瞭解佛教,或許是當前佛教界需要思考的。

5 年前加入網龍網路公司佛教事業部擔任總經理,宓雄開始探討如何利用互聯網科技培養、教育佛教人才?如何能充分運用互聯網傳播的優勢傳揚佛法?這不僅需瞭解寺院的組織結構和弘法理念,更需與時俱進掌握科技演變。

各行各業圍繞著互聯網新科技交流互鑒, 要普及佛教數位化,就要運用使用率最高的工具──手機。宓雄指出,手機成為現代最重要的資訊傳播工具,APP、H5 與小程式,以及人臉辨識系統等,均能透過手機呈現。與此同時,宓雄也在探索更多的數位弘法工具和形式,比如智能音箱服務設備、全息影像互動體驗等。

此外,還需考慮信眾使用的平臺。「首先要分析消費者心理」宓雄說,讓每個人描繪同一樣東西,畫出來的結果都不相同。同理,每間寺廟都有自己的理念、宗旨與想傳遞的方向, 需清楚地抓到信眾對象,才能進一步瞭解,開發所需的技術和形式,讓最多信眾接受,「這也是目前靈鷲山探討、規劃的方向之一。」

「數位靈鷲山」四大主題與階段

具有宏觀與前瞻思維的心道法師,深知佛法數位化是未來趨勢,近年來提出「數位靈鷲山」計畫,特別在疫情之下,轉型更為迫切。與靈鷲山淵源深厚的宓雄,義不容辭接下協助靈鷲山進行數位化的任務。

宓雄說,「目前教團已有共識,由宗委會組成『數位靈鷲山委員會』,我擔任顧問,負責推動『數位靈鷲山』計畫。」「這幾個月以來, 主要是讓委員們瞭解網路及大數據模式,深入分享、用戶、流量、社群與社會化的跨界領域。」他說,這個過程主要是「幫助大家打開思維」, 然後才能進一步開發技術,整合資源,正式營運。

至於如何實際執行開發,主要分四大部分。

目前已開發上線的是平安禪。宓雄指出, 通過團隊開發的平安禪小程式/ H5,學員報名後,每日點選手機,法師就能帶領信眾進入禪修,信眾可每日紀錄禪修時間與內容。不用到禪堂,便可隨時、隨地修行。

四期教育修持 APP 也正在建構中,宓雄指出,未來信眾可以直接在APP 上進行活動報名、課程學習、修持、佛學交流、答疑解惑等,此款 APP 旨在陪伴信眾的每一步成長。「這是一種數位觀念,從技術上去打破空間、時間限制, 法師有很強的修為與經驗,而我們要做的,是將工具提供給他們,幫助他們推廣禪修。」

另一項計畫,是開發「虛擬宗教博物館」。

「這是一個新的思路」宓雄說,「在線下博物館的基礎上,開發半虛擬博物館」他指出,虛擬博物館首先結合人臉辨識技術,以手機當平臺,「一旦辨識人臉後,便可進入博物館。」

宓雄說,「虛擬宗教博物館」能提供許多不一樣的互動模式,入場的民眾選擇宗教後,虛擬導覽員便會帶領民眾參觀導覽;民眾可自由進出不同展區,每個展區都有專人進行介紹。不同年齡層看到的東西不同,每個人參觀的路線也不同,是完全「客製化,獨一無二專屬於個人的一趟參觀博物館的體驗。」「若看到喜歡的商品, 還能隨時透過手機支付功能進行交易。」

此外,還可以應用「全息投影技術」,賦予宗教文化一種新的體驗,讓民眾參與互動,將靈鷲山的理念融入其中,以新的互動體驗模式將文化、藝術、教育滲透到觀者心中。

另一個目標,則是希望透過多元化的數位呈現,吸引不同信仰,或本身無信仰者接觸佛教,宓雄說,例如開發線上遊戲,用闖關的模式加深他們對靈鷲山的印象,又或是搭建虛擬「靈鷲山 3D 修行空間」,通過建構一套適合靈鷲人的終身學習體現,信眾可以在虛擬空間中以趣味方式完成靈鷲山課程學習、線上修行等,擴展至更多的無宗教信仰的人群,從入門到深入,「或許接觸後,有些人會認同心道法師提倡愛地球、愛和平的理念,進一步接觸佛教領域。」

最後是「靈鷲山 AI 智能音箱」,通過 AI 智能音箱真實模擬心道法師的聲音,信眾可用此技術聽經聞法、答疑解惑;它還可以變成信眾的生活小助手,問天氣、做翻譯、設鬧鐘等等。
依靠大數據的力量,瞭解信眾的真實需求, 傳遞靈鷲山的理念,這是新時代下的發展趨勢,也是現代弘法的一大突破。除上述四大方向外, 委員會也針對慈善、法會數位化部分進行討論。宓雄說,大方向擬訂了,今年起,可望一步步慢慢實現。

邁向數位化過程的困難與展望

提及多年來,在許多國家協助建構佛教數位化的過程中碰到的最大問題?

宓雄思考了一會兒,認為「應該是觀念問題。」「觀念決定行為」他指出,科技演變的速度很快,僅短短幾十年,互聯網已經從 1G 走到5G 時代,它正在神速改變著世界、改變未來、改變人類的交流和生活方式。

宓雄進一步指出,佛教有很多的法,需通過一些在目前來說可做到的方式傳播,但思維這個東西要漸漸去改變,可喜的是,「靈鷲山已慢慢迎頭趕上。」然而,花時間改變觀念是一回事,「如何熟悉、應用數位科技,需更多時間。」宓雄說,就像手機有很多功能,每個人使用、發揮的程度大不相同,運用新科技,需靠熟練與學習。

此外,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尖端科技, 最重要的也是人才。以建構虛擬世界宗教博物館來說,需要的是 VR、繪圖與影像、電子商務等技術與專業人才,才能運用 VR 技術建構博物館。大數據人才的需求也十分迫切,特別是在這個「精準營銷」的時代,以「用戶需求為起點的客製化生產與行銷模式最為重要。」宓雄說,透過大數據精準計算,可瞭解多少人使用 APP, 並對使用這些 APP 的信眾進行分析等,「這些軟硬體部分都需人才,對人才的迫切需求,也是許多地方面臨的問題。」

宓雄指出,寺廟走向數位化的過程相對複雜,寺廟既非傳統商業,也有著不同的組織機制,軟體開發者不僅需瞭解設備,更需要瞭解佛教,站在使用者角度去思考,「怎樣的場景、怎樣的應用程式,是佛教信徒可接受的,這些都是仍需克服的問題。」

佛法全面數位化後,運用數位科技弘法, 相較傳統方式,會更省力、更快速。宓雄說,這個時代提供不同的傳播方式,而網際網路是一個
「在路上不停走」的過程,他期盼著佛教界能急起直追,將佛法大胸懷的理念,用最科學的方式傳揚出去。

來源:有緣人月刊289期

Views: 5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