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心和自有好日

撰文.顏靜 插畫.黃靄琳

「我們只要存好心,說好話,觀世音菩薩就會保佑我們。」那幾天,護理師曉芳在報紙上讀到一篇專欄文章,就把這幾句話掛在嘴邊,對著她遇見的病患娓娓訴說。曉芳溫婉婉的說著, 很有舒壓的效果,儘管病痛一時間並無消解,但人性就是喜歡聽見有人在他耳邊說好話,打氣,慢慢地安靜下來。

在這間機構裡,曉芳算是資深的護理師, 其他護理師無法處理的疑難雜症都轉到曉芳這裡來,她比其他人見識到更多的苦痛和病人的情緒,但曉芳總懂得用和緩的態度面對。

我一旁觀看,暗暗佩服,想起多年前美國坎薩斯大學兩名心理學家的研究,這兩位心理學家發表報告時主張「痛苦呻吟時也要記得笑」, 這樣想吧,如果一開始沒有存好心,卻願意對人說好話,也可以有效的紓解壓力。而且,只要 我們願意學習說好話,我們的心也會變得柔軟光明,給自己和周遭的人注入正面能量,就像我所認識的護理師曉芳一樣。

泰國的白龍王被賦予神奇色彩,說他有龍王附身,能說出神諭預言,但白龍王的座右銘卻是一個最簡單的「心好有好日」,就像鳥巢禪師對白居易說的「眾善奉行,諸惡莫做」或是《了凡四訓》的「積善之方」那樣的簡單明白,說出來的道理人卻不信,要千山萬水的求神問卜, 歷經滄桑後才願接受。

白龍王生前有一段話深入人心,「要決定前途好不好,事業好不好,最重要是要有好脾氣。不要迷信,要尊敬父母比尊敬神明更多。」白龍王對著無數遠道而來的信徒講同樣的話,可惜,我相信大多數人寧願相信神明比相信父母還多。

白龍王用他的一生,教導我們要學習認錯、學習柔和與生忍,讓自己成為一個感動別人的人。白龍王說:「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但 到老牙齒掉光光,舌頭卻不會掉。」用釋迦牟尼佛的話語來說,就是「六和合」(又稱六和敬)。六和合即有一條是「口和無諍」。

《大莊嚴論經》記載:佛陀在世時,拘睒彌比丘因為鬪諍分裂為二部,本來是在經典上論道理,卻變成了口角競爭,佛陀以相輪手制諸比丘,即說偈言:「比丘莫鬪諍,鬪諍多破敗,競勝負不息,次續諍不絕,為世所譏呵,增長不饒 益。」「譬如清冷水,於中出熾火。既著壞色衣, 應當修善法,斯服宜善寂,恒思自調柔。」

佛陀說的這個「恒思自調柔」,自是學習存好心、說好話,只有一切都調柔的人,光線柔 一點,講話的腔調柔一點,走路的步調柔一點, 思想柔一點的人,最終成為自己和別人的光明面。

佛陀留給我們的基本共住的原則

佛陀住世時領導的僧團為: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七眾弟子」,常隨眾有千二百五十人,佛陀如何統理?讓他們和合清淨,發揮住持正法,度化眾生的集體力量?「六和敬」就是佛陀攝眾統理的方 法,也是佛陀留給我們的基本共住的原則。

心道法師極早就感召到佛陀的教導,我們一起恭敬閱讀心道法師對「六和敬」的心得和開 示:

「我們總本山也是傳承佛陀的規劃,也就是安住佛陀傳承下來的七眾,包含『身在家、心出家』的居士行者。七眾依戒、定、慧而安住, 大家和合共住在一起,構成靈鷲山的常住。我們依據「六和敬」建立共住規範。」

「我從開館以來,一直意識到人多了、組織大了,要回到修行根本來鞏固才不會散,如果只是依據企業的競爭管理,大家頭很大,也是不可能的。現代企業是建立在功利上,目的在競爭獲利,五欲刺激消費市場;修道則為了追求安定身心,寂滅煩惱。所以佛陀成立僧團,目的不 是企業管理,但是我們如果有寺院的精神,就可以運用現代組織工具來幫助我們弘法更有效用, 這個本末不能倒置。『六和敬』就是佛陀為我們設立的組織發展上的保護傘。」

「大家看看,我們為什麼覺得弘法利生還有問題?看到都是別人有問題?因為我們忘失根本而忙忙碌碌,雜染了世俗習氣,如果我們回歸遵循『六和敬』來看,紛爭會熄滅,問題會解套,依據佛陀的教誨而生活,就是八正道的生活。佛陀制戒安僧,共同遵守才有和合,就會 把寺院上軌道。個人身心有所軌範,不會矛盾; 居士在家生活工作、教團與社會關係的應對進退都有所依據,不會有矛盾,這樣的寺院,才是傳承佛陀教法的常住。大家想想問題在哪裡? 是不是這樣!」

回歸總本山,教育要與弘法環扣

「大家還有多少個 30 年?!所以,奉行佛陀的教誨,把寺院管理好,我們三寶及護法的因果才會做到更好,不然我們常常內耗內虛,浪費常住物而不自知。

我們要自己檢討,我也從 2006 年個人大閉關開始,年年講『回歸總本山』,到底回歸是什麼?落實度如何?我帶大家封山,不是隨便說說的檢討反省,不是說歸說, 做歸做,言行不一,年度活動照樣排場、互相競爭計較,年復一年。習慣就好,這樣不行的。

這樣下去是一個沒有實踐力的道場!人家來到你總本山,不只是來觀光、看風景,有沒有『身教』、『境教』的效果,出家人只是作樣子,身、口、意沒有感動、說服力,沒辦法讓人家由衷歡 喜,讓人家對三寶自然生起恭敬供養心,這樣是回歸不了的。」

「我常說回歸總本山,就是要鞏固總本山成為佛陀的教化回圈,也就是『教育即組織、組織即弘法』。所以,所有活動都要環扣宗風教育,教育要環扣弘法推廣。如果弘法沒有教育來扎根,弘法等於是虛耗、泡沫化;如果教育沒有組織去貫徹,教育也等於沒有辦法落實,只是空轉。

各作各的這樣不成寺院體統,也沒法傳承,所以要依據佛陀的『六和敬』,教育要有基地、機制、要能夠跟弘法環扣起來,才能培養好的僧格人才,代代傳承。要這樣切實去檢討與反省, 才是實際的。」

尊重不同法門,成就無上菩提

「根據寺院管理『六和敬』,也要運用現代組織管理的專業整合來幫忙我們。」

一、身和同住:僧團裡的人很多,大家一起學佛做佛事,所以平常要互相幫助、懂得尊重、包容,有不同意見的時候,也不可壞了和諧; 遇有生老病死這些人生大事,相互照顧、和合共住。

釋迦牟尼佛當年率領的僧團有 1,250 人,這麼多人如何能不鬧意見?就靠釋迦牟尼佛天天講經來靠攏大家的心。如果佛陀 3 天不講經,眾人無所適從,意見都跑出來了。

佛陀在世時,二時講經(印度將一晝夜分做六時,二時就是 8 小時,也就是說佛陀每天講經 8 個小時),二時修行,從以前的寺院都是這樣子。譬如念佛道場,除聽經 8 小時外,還要念佛 8 小時,那麼一天已去了 16 小時,這時候早就精疲力竭,睡覺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會有時間彼此鬧意見。

學者認為,中國古時候的寺院道場都有解行的特色,要是念經,就是在眾經之中只選幾部,在行門上專修一個法門,因為只修一個法的關係,基本上大家的見解是相同的。舉個例說, 淨土法門所依據的經典就是「淨土五經」,在修學方法上,統一用「持名念佛」,大家見解一致, 看法、想法一樣,志同道合在一起修行,這是和 合的根本,有了這個根本,眾人才能和睦相處。

佛教在中國百家齊鳴,各宗派都有一定的信仰。譬如,華嚴宗是以《華嚴經》為主,到華嚴宗的寺院去講《法華經》,見解不一樣, 就會出現問題。天台家是以《法華經》為主修, 講《法華經》、研究《法華經》,到那些寺院去,

主要也是以《法華經》為依歸。這就等於辦專科大學,他請這個法師來講經,一定是要服於這個大學的原則。都是成就無上菩提,這不是排斥, 是便利自己成就。

過去,我們絕對尊重不同的法門,但是不能在一起共修,因為所依據的經典、理論、方法不一樣。同一個見解,見解根據主修的經典, 大家的意見就建立了共識。

靈鷲山弘法,以三乘為精神

心道法師見到了這個大問題,所以很早就主張「三乘同源」和「三乘法脈」。心道法師倡導的「四期教育」既是將一部《大藏經》精簡抽 其精華後的「成佛教育」,也讓佛法的各宗派能在一個道場內得到融合和分流的機會。

事實上,在佛教最早期時,三乘是同存的。佛法的起源是西元前 6 世紀誕生在印度的釋迦族太子,由於修行證悟真理,為利益眾生開始講法,佛教才出現在世間。

世尊涅槃後佛法分成兩支系流傳到南方、北方,當時向東南亞流傳的是上座部,至今還保留佛陀對僧團教化的原始風貌,這就是南傳佛教或者是原始佛教;另外一支是大眾部,由北印度傳到中國、西藏,發展出 大乘的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所以就變成南傳佛教、漢傳跟藏傳的佛教的出現。

三藏教法上,三個支流都具備,但著重點不同:南傳佛教的重點在「律藏」;漢傳佛教的重點在「經藏」;那麼藏傳佛教的重點在「論藏」。

在實踐體系上,南傳佛教著重生活的律儀; 漢傳佛教重在理論、觀點加上戒律;藏傳佛教重在辯證、實修跟戒律。在成就目的目標上,南傳 的佛教就是成就阿羅漢、證悟涅槃;漢傳及藏傳佛教重點在成佛,都講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菩 薩道就是特別重視種子,如何傳播學佛的種子, 如何讓人種下證悟的種子,如何把涅槃成佛的種子傳承下去。

三乘佛教是佛教在不同區域、不同的階段發展顯現,過去的佛教和現在的佛教是沒有改變過的,只是以不同的包裝來呈現,當今都已經傳遍全世界,不管各個宗教、各個教派對佛教的整體認識如何,整體的歷史發展是不容去分割, 教義的本懷也是一致的。

心道法師帶領的靈鷲山 30 年來的弘法,也以三乘做為精神。在南傳小乘的安那般那禪法上,是禪修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在大乘漢傳佛法的般若、懺悔法門,是弘法教化的精神核心, 而藏傳的完整修行次第教育,這些都是我們教育與弘法的善巧方便。

因為三乘就是佛乘,各有特色、各有使命,不用彼此排斥,唯有三乘彼此 接納,結合起來,教內才能夠團結,才能夠利益 所有眾生,這也是佛教在這個時代下最重要的意義。

奉行「六和敬」,心和樂清淨

二、口和無諍:在言語上正面柔軟,和諧無諍,就是語言的親切。信佛、讚法、敬僧,語業清淨,說話懇切、真實無欺、柔和、勉勵。

沒有爭論,但是在研究討論的時候可以辯論。佛知道一切眾生所有的誤會、結怨,十之八九都是言語造成的,所謂言多必失。話不要講得太多,太多了容易失言,引起別人誤會、猜疑,於是就與人結怨;結怨之後,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有意無意當中,造成菩提道上的障難。 古德說:「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當我們想說話,我們就以阿彌陀佛來替代,既念佛又減去了口頭的紛擾。

真正做到口和無諍,就是一天到晚見到人都歡歡喜喜念阿彌陀佛;不管人家對我們講什麼話,心裡都是阿彌陀佛,心平氣和。

只要這樣想: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是虛妄假相,那又有什麼好爭論的呢?人家讚嘆我,是假的,別歡喜;人家毀謗我、侮辱我,也是假的, 何必生氣!他罵別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因為覺得那不是罵我,所以沒有接受。他罵你的時候,你接受過來就生氣了。當你把自己也看作別人,他是罵別人與我不相干,你就不會生氣了。

「我」是假的、名是假的、相也是假的,這是事 實真相。所以,他罵的時候,「阿彌陀佛,謝謝, 消災免難」,他是我們的大善知識、大恩人,他每一句都替我消災,我的業障就消了。你能歡喜接受,如如不動就消業障;你要是全盤接受, 自己在那裡生氣,你是造業障。

三、意和同悅:在意志上積極樂觀有愛心, 共願同心,才能分工合作。

四、戒和同修:在共住規範規約上,進退有節,儀禮有據,威儀莊嚴。

戒律在日常生活當中非常重要,佛的戒律尤其值得人尊敬,戒律是戒自己不戒別人,修道才能得清淨心。修行的根本在得定開慧,如果常常拿戒律衡量別人,看別人破戒犯戒了, 這還能得一心嗎?正如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為什麼不見他人過? 因為只戒自己不戒別人。

自己要守戒,不要求別人守戒,別人守戒也好,犯戒也好,與自己不相 干。我對於一切人決定不起心、不動念,才能得 一心。

這種構想非常符合現代人講的科學精神, 純粹是自律而不律他。每個人都能自律,都能容忍,自己守規矩,不管別人,這個團體當然和合。別人不守規矩,佛教我們一個方法「默擯」, 就是不理他,我們的心還是清淨的,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清淨心才能達到一心不亂,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戒和同修,用中國字來說,它是義,義就是循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合情、合理、合法就是義。團體生活,起居作息都有規矩,規矩是大家共同擬定的,少數服從多數。規矩也可以修改,可在開會時提出建議,通過後,人人要遵 守。佛門的戒律要遵守,基本的戒律就是五戒、 十戒,真正僧團最低限度要做到「沙彌十戒」。所以,培養你身心清淨,教你真正放下,心清淨 就沒有妄念,心都在道上,道業容易成就。

五、見和同解:建立依於佛陀正見的共識, 宗風思想能統一,共同加入總本山的菩薩道。

六、利和同均:在寺院資具分配管理、生活安養等寺院福利上,大家受用均等。

「利和同均」是最重要的一條。利也是指個人的福報,就是有福共享,有福報與一切大眾共享。他有福報,我不享他的,我只有付出, 沒有求取,心才清淨,才與佛相應。我有福報供 給別人享,人家有福我也享,這樣就變成有報有償,有往有來,這是做生意買賣,還沒有覺悟。

心道法師多次開示,真正覺悟的人,只有奉獻沒有求取,心多清淨、多自在!真正能這樣做,你的福報就愈來愈大。為什麼?自性本具的德能現前了,自性裡的障礙清除了。有享別人福的這個念頭,這是障礙,這是妄想、分別、執著; 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真正的福德才現前。

假如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斷,你修布施、供養能不能得福?能得,你所得的是修德, 是你這一生所修的,不是自性本具的福德。你所修的福德會用盡,若不再繼續修,福報用完就沒有了,這是現前社會很容易見到的現象。

如何落實?做到「無我」就對了

心道法師說:「這六條要如何具體落實? 落實儒釋道三個根就是真正修『六和敬』。如果我們這個小團體,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落實 了,就是和合僧團。這個道場就是十方諸佛護念,一切龍天善神保佑。我們不能要求別人,要 從自己本身做起,對別人的道場尊重,決定不批評,決定不干涉,決定不說別人是非。

你一個人 肯做,就能感化一家;這一家都做了,肯定感化鄰居,感化親戚朋友。別人還沒有接受感化,是 自己做的功夫不夠,還要認真努力,這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以,問題決定不在外面, 外面沒有問題。」

「怎樣才能做到?做到『無我』就對了, 起心動念想別人。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不再跟別人對立,不但不跟人對立,跟一切事也不對立,跟天地萬物不對立,那是破邊見。然後再破成見。

我認為應該如何,這就不能修隨喜功德, 不能恆順眾生。必須把成見放下,才能修隨喜功德,才能修恆順眾生,這是入佛門的第一步,在 小乘是證得須陀洹,大乘是《華嚴經》上初信位的菩薩。

雖然才入門,那個功德就不可思議,你 是真的佛弟子,所以一切諸佛護念,龍天擁護, 鬼神尊敬。這樣一個僧團出現,這個地方就有福了。捨己為人,起心動念為釋迦如來正法久住, 起心動念為這個世間一切苦難眾生,不要想自己,才能做到『六和敬』。」

「『六和敬』是修行真實功德,真正的基礎,所以,禮貌也不能輕視。如果不重要,佛菩薩為什麼那麼重視它?對待人深深 90 度鞠躬禮是有必要的,表示自己內心的謙虛,對別人的尊敬。所以,小節不能疏忽,大節才能受持。認真修學,真正學習尊重別人、敬愛別人、關懷 別人、照顧別人、幫助別人,都是出自於內心。

宇宙萬物、眾生跟我是一體,本來自性是圓滿、 和諧的,我們今天處事待人接物一定要跟性德相應,跟人和諧、跟一切眾生和諧、跟天地萬物和 諧,這多美好!」

「要做真正好人天師範,要讓十方善信對我們的生活都有仰慕,就是我們三寶要作到比世間人更好的身心管理、生活管理、因果管理。 健全總本山要根據『六和敬』才能永續,我們對社會才有好的影響力,這就是寺院管理,也就是因果的管理。」

靈鷲山的核心價值:禪與慈悲的宗風

「我們說要大轉換,要有『三好』、『四化』、『五德』、『六和』。所謂『三好』,就是心中有佛法,口說符合佛法的話,然後以佛法來身體力行、做好服務奉獻。」

「『四化』就是『淨化』、『質化』、『優化』、『聖化』。『淨化』就是『六和敬』,是佛陀留給我們僧團共住原則的智慧。

『質化』就是做好四期教育,四期教育是我們修行信心的來源,有信心就有能力,有能力就有德養,有德 養就有慈悲心、慈愛心,有慈悲慈愛就會安忍, 安忍就有善巧方便柔軟的智慧,有智慧就可以一直貫徹菩提心。

做四期教育就是轉換我們團體的體質,讓我們技巧、知識、態度、行為都呈現善的轉換,如果不透過四期教育是無力轉換的, 只能每天扒糞過日子,每天以五毒為枕頭,以輪迴為床鋪,拉煩惱痛苦的屎尿過日子。

『優化』就是服務流──資訊流、人流、物流都要優化, 也就是星雲大師給我們的『四給』,時時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不要到處給人潑冷水。然後我們可以達到僧住僧位、法住法位、護法住護法位的『聖化』。」

「還要有『五德』,以佛法的觀念來養德, 讓我們正面、積極、樂觀去實踐我們的轉換,所 以要封山,就是要大家有一份心裡的空間來轉換。愛心不足、願力不夠是沒辦法的。以前我講

『正面』、『積極』、『樂觀』、『愛心』、『毅力』、『承擔』,『毅力』與『承擔』這兩個用『願力』來統整,那就非常圓滿。如果我們還是我行我素,像一頭牛拉到北京還是一頭牛,不會改變的,這樣子的話,我們道場要進步,要談弘法利 生是沒有辦法的,那還不如隨它去。」

「我們用『三好』、『四化』、『五德』、『六和』結合我們的宗風傳承。我是從哪裡開始,從哪裡做起?師父是從墳場,也就是從受戒那個時候開始,我是以禪的修行做為使命、目標、核 心,我沒有中斷過禪的修行。

師父的傳承,也就 是從星雲大師到我都是臨濟宗,師父也接了深圳本煥老和尚的法脈,一個遠傳、一個近傳,這些 都是臨濟宗。所謂的臨濟宗就是用臨濟的法,我自己的喜好、我的業力都在禪,當然三乘是我們一種共同呈現,但禪是貫穿三乘的。

也就是說, 師父是從慈悲『冒泡』的,『冒泡』的意思是,師父的思緒跟整個內在的體驗、證得也是從這裡來的,所以我們靈鷲山就產生這一個核心價值: 禪與慈悲的宗風。」

就是顯現、找回我們的本來面貌,找回心的面貌,從釋迦佛到師父,都是以心印心, 那麼如果不去找到這個心的面貌,是印不了這個心的,所以我們是一脈相承。禪不是從書本上找得到的,禪是怎麼讓我們的心呈現出來?『識心達本,解無為法,是名為沙門。』我們從這個角度來體驗禪、實踐禪,呈現我們的本來面目。」

「再來,慈悲是從觀音菩薩的傳承來的, 師父的弘法利生事業也是用觀音菩薩的願力,如果沒有觀音慈、悲、喜、捨的願力,讓我們從這裡依止、學習,我們不會有今天,所以每天要 實踐念誦〈大悲咒〉,〈大悲咒〉是讓我們產生菩提心的,是為了讓我們鞏固菩提心不退轉, 呈現我們對眾生一份的願力。」

出處: 有緣人月刊286期

Views: 3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