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寧靜》耳根效應

撰文.呂松庭

有人跟你講話,也許是父母、配偶或同事,見你塞著耳塞,多半會閉嘴不談。有一次遇見這種情況,塞耳塞的是我,我連忙說:「沒關係,我還聽得見。」但對方仍然停住,非得我把耳塞取下來不可。

所以,如果遇見有人塞耳塞或戴耳機,文化上會覺得這是種「故意的隔離」。電影裡都這樣演,當兒子或女兒戴上耳機,通常代表在狀況外,然後老爹老媽也在這時發生意外狀況。

但是,塞耳塞其實也可以是一種專注力的練習。曾有段時間,當我想專心寫一篇文章或做事時,我都會找個什麼東西來塞住耳朵。起先,我試過塞衛生紙,揉兩團紙塞進耳朵,後來我在醫學美妝店找到專業用的耳塞,從便宜的做塑膠手套的那種材質到高級泡棉的都有。那時候,我在某家文化公司上班,一進去坐在位置我就塞耳塞,我一直以為是我太怕吵,後來才知覺是我對那家公司的感覺有問題。其實,再好的耳塞都不可能隔絕所有聲音,但可以跟外界傳達一個明顯的訊息:「我現在在做事。」

如果做為一種專注力的練習,當心情亂糟糟,靜定不下來時,「塞耳塞」可以是一種心靈的儀式,傳達給自己一個訊息,或者說要安撫心散亂的那個自己:「好,我把耳朵塞起來了,現在我的心要定下來了。」我不贊成戴耳機聽音樂,那畢竟對聽覺會造成損害。根據我塞耳塞的經驗,當體內的聲音如心跳、呼吸甚至連血液通過太陽穴都縷縷分明,你對「我是誰」這樣尋常的問題,也可能會有嶄新的答案。

堵住耳朵,跟自己講話,讓整個頭都變成一個音箱,就像用心內的耳朵聽自己的聲音,這是一個效果不錯的「自我肯定訓練」。經過放大而聽過自己的聲音後,我們才更能體會出「獨特性」的意思。

佛法裡說「觀音法門」就是耳根法門,從聆聽寂靜中可得究竟解脫,但多數人習慣於聲音的存在,寂靜反而讓他們不自在,這時,就從塞耳朵開始練習吧。覺得安靜不下來,就塞上耳塞,這也是比叫孩子「安靜」更具體的策略。

我常常看見媽媽跟孩子說:「安靜」,但她自己日常生活中根本安靜不下來,不斷與外界的聲音或內心的意識流進行嘮嘮叨叨的對話,孩子怎可能學習到安靜的道理。那就試試看吧,塞耳塞後,告訴自己或家人:「現在我(你)已隔絕大半的聲音,這段時間內,我(你)就必須保持專心。」練習次數多了以後,專心會變成自然而然的習慣。

Views: 2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