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寧靜》耳朵不怕

撰文.呂松庭

網路上流傳一則兩個黑人大兵坐雲霄飛車,嚇到尖叫的影片,由於和他們的體型及刻板印象不成比例,傳為笑柄。

其實,每個人基因裡總埋伏著某些怕怕症,只是不說出來而已,最典型的是怕密閉空間、怕坐電梯,小孩子怕坐會搖幌的東西。有個五六歲小孩在公園裡怕坐上蹺蹺板,一個像他爸爸的男人在旁鼓勵兼恐嚇:「別怕,很安全,這麼膽小以後怎麼做男子漢?」曾有心理學家認為,也許每個人童年都曾這樣被說過,卻在潛意識產生了一種「障礙」─怕一些什麼東西、克服不了一些什麼東西,就算明知不可怕,卻一直無法跨越。

根據精神醫學家李維森(Harold Levinson)長達三十年,遍及三萬五千個案例的研究卻說,「怕怕症」百百種,但有90%的怕怕症和內耳出問題有關,如果成人自己或小孩怕坐電梯、怕到空曠的地方,還有人一遇到塞車內心就恐慌,看到人潮洶湧的百貨公司就覺得透不過氣,想要快速逃離,這都是內耳想要尋求平衡的機制。

這樣的研究導向,對怕怕症者當然是項福音,如果自己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也許不再是鼓勵他要有勇氣,而是帶他去檢查內耳功能,平時也開始用專注力的訓練,增強他們的聽覺功能。

李維森的研究提出一個頗有說服力的日常觀察:對啊,每個與動作有關的活動,都有相應的怕怕症,有會動的電梯、升降機、汽車、公車、火車、飛機,就有這樣的怕怕症。有懼高症的人,難道不是因為在那個高度上,內耳失衡產生的眩暈和不安全感嗎?李維森指出,內耳有問題會讓大腦對視覺、聽覺、重力、高度等感官訊息發出危險訊號,接著就會出現恐慌、焦慮、快逃種種負面的反應。

當心理學家提出耳朵和怕怕症的關係時,我卻想起已離開我們的國民歌后鳳飛飛,她也是右耳長期聽力受損。大家都集中注意在她的缺陷跟後來的歌藝成就,說她因而更重視音準,克服了自己的障礙。但是,我們已無從得知,鳳飛飛是不是也因此有了某種怕怕症的傾向,以及後來她是怎麼走過來的?或許,當鳳飛飛走上舞台,開始動感的表演,當掌聲響起,而耳內的世界卻失去平衡感時,那種壓力,確實是我們不太能想像的。

我相信和鳳飛飛童年因上台演唱而聽力受損的過往相較起來,現在的技術已經更進步了,也有一套增進內耳功能的醫學策略。但最重要的還是平常的觀察與保養,讓耳朵專注、習慣於較微小的音響,同時遠離各種各樣的耳機。

Views: 32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