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呂松庭 繪圖.陳佳蕙
就稱她五姨吧,自從丈夫多年前猝逝後,五姨和女兒單獨住在一起,女兒在家附近的西點店工作,沒有太高的志願,只求平安過日子。
盛夏的凌晨四點,五姨突然感到心臟一陣劇痛,她也不願叫醒女兒,女兒一早就要去上班,五姨起身,上網查看她的症狀,確定這就叫做心肌梗塞,自己叫了計程車,上台大醫院掛急診。
那次,好在救得及,五姨做心導管在心臟裝了支架,事後她說:「不忍心再讓女兒掉眼淚。」女兒對多年前爸爸的猝逝仍留下陰影,做媽媽的她從此極力呵護女兒,不願讓女兒碰到一點點的傷痛。
然而,知道這件事的親友議論說:「生病是難免的,如果父母保護子女到了這一層,連眼淚都不能滴下來,不知是否就是過度保護。」
有時候,流眼淚反而是喜事。護理師侯盈卉照顧一位阿嬤,阿嬤跟侯盈卉說:「我的心臟做心導管裝了三隻支架,從此我變得很喜歡哭。」但是阿嬤又忍著不想在她面前哭出來,侯盈卉說:「妳開心就好,想哭是沒關係的。」
其實,阿嬤的眼淚後頭,有一段與疾病爭鬥的故事。阿嬤得了癌症,必須要開刀,但她年事已高,家屬不贊成讓她開刀。侯盈卉告訴我,其實阿嬤心裡是想試試看的,後來家屬終於同意開刀,事後證明阿嬤挺過來了,那天,阿嬤在侯盈卉面前留下的是高興的淚。
眼淚的背後,究竟是心痛還是欣慰呢?趙芷彤的歌〈 甜甜鹹鹹〉:『你是微笑裡的甜還是眼淚裡的鹹,為何這個味道我最想念。』
站在護理師或是旁人的立場,自然是要給阿嬤祝福的,就像我們也須對五姨保護女兒的想法,能有更多的諒解,有位親友就說:「難道要讓女兒焦慮的醒來,陪媽媽一起去醫院,才叫做可以面對現實嗎?」這對母女向來相依為命,生活在一個鞏固的泡泡裡,她們的心願是絕對不要傷害到對方,那個凌晨,媽媽的本能想做到的就是這件事。幸好事後,五姨很快就出院上班,繼續和女兒活在彼此保護的泡泡裡。
《梵網經》記載佛陀探望病比丘的故事:「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像這位阿嬤教導我們認識生命的真諦,那是我們的福田,「如佛無異」。
生病時,更應正念以對。《雜阿含經》裡,眾人探望生病的阿那律尊者,阿那律尊者說:「然我身已遭此苦痛,且當安忍,正念,正知。」
「心住何所?」當眾人問到心要安住在那裡?
就安住在恆思無常的正念,就安住在甜甜鹹鹹的眼淚。
Views: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