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楊宏國 插畫.顏寧儀
那距離心道法師坐關的法華洞不遠,心道法師的聲音回響在坐禪學員的心眼裡,動是塵,靜也是塵,動和靜都不隨塵。人坐在那裡,安安靜靜的坐著,外面是春雨綿綿,霧氣籠罩著大海,但心沒有變,今年的春天是晚來的花開季節,但靈鷲山一路的杜鵑花卻迫不及待地綻放著,偶而會在路肩看見山羌的蹤影。雨一直下個不停,在春安居的禪關道場外,我們學習遺忘時間,遺忘自己的存在。
在圓通寶殿坐禪,早晨即起,做早課,收攝內心,悠長的呼吸,放下煩惱雜念。晚間,心道法師踏步前來開示,每一句話都是一個氣息, 是跟天地神明所立下的約定。山頂,有老鷹盤巡,護持著天地的靜好。
行坐、吃食,即使最平實的時刻也無非是禪。在雲霧間穿過,默默禁語地走上羅漢步道, 言語道斷處是心泉湧來,萬物合一,回到禪堂, 經由引導法師提點,才知道當緩緩提起腳尖向前、當腳掌再度輕輕觸到地面,讓心念牽動著身體,將覺知置於足上。
在靈鷲山春安居禪修閉關的日課中,有一堂名喚「吃包子」,未曾經歷的人不禁好奇:難道吃包子也是一種修行?的確,佛家稱禪存於行住坐臥生活作息中,那麼進食飲水又何嘗不是一種修行?持碗時「拇指扣碗口、四指托碗底」的龍含珠,不僅是一種自我修養的威儀,也是端正體態的表現,每一口細細咀嚼中,感受發酵過的麵香、蔬食共成的鮮滋味,禪的存在是五感共同覺知的。
心道法師開示時表示:「禪修即是一種自明的工作,也就是『心外無物』,要自明覺性, 反觀回照,看到自己覺性的無物無相。禪修即是找到安定自己的方法。禪修主要是讓我們靈明獨耀,而不是束縛我們覺性種種的變化,透過禪修,放下一切妄念執著,才能顯現我們無執無礙赤裸的本來面目。」
心道法師的眼神落在一株花上面,花是我, 我也是花,花不是我,我也不是花。
在《小王子》裡,小王子來到一顆只有一朵花的星球,那是只有修行者才進到的世界吧, 作者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看不見的。」坐禪時所顯現的本來面目,自然也是如此。
出處: 有緣人月刊268期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