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顯現,都是歷歷孤明的心光
如果我們真要了解諸法,要從諸法「空性」去體解。
我們現在打坐的、現在知道的、現在明白的,一切所顯都是心的光明,要讓這心的光明呈現、不失去,就要從「空」下手,從「無」下手,從「沒有的地方」下手;我們找到那個真心,就是說要把所有心「所緣的物」清除以後,這個「心的相貌」才會讓我們發現,呈現本來這「歷歷孤明」的東西。
從這個觀音法門「入流亡所」,當我們專注的時候,所聽到的東西,都會變成寂靜,因為 專注產生寂靜,因為寂靜才離開動靜分別,我們慢慢這樣專注,專注到所有現象都空掉,所有妄念都消除。
在寂靜中,我們聽!聽了以後呢,聽到聽無所聽、本能的聽!寂靜而專注,動來我們也沒有感覺,靜來我們也不感覺,產生這樣的效益。
我們的心,不是靜、不是動;本心的樣子遠離動靜,就是不取捨、不生起,也沒有滅去, 所有聽到、聞到、看到,一切顯現都無所住。無所住的原因是,心本來就這樣子,心本無所住, 動、靜都不是本覺面貌,這個時候「所覺」能空, 因為「空」,所以「無所住」了,這個「無所住」是我們心的相貌的反射。
本覺的力量有兩個本能:慈愛、悲拔
從寂靜中、慢慢的就呈現了這種非常廣、寬廣而空的感覺,那「空」的覺受,非常清楚、廣大、圓明!
慢慢、慢慢地我們的清楚,越來越強,到達空的現象都不見了,到這個時候生起「覺」, 我們坐禪到最後,會升起本覺的力量,是自然而然的本能性,這個本能就具足慈憫心跟拔苦心,所以,坐禪不是越坐越空,坐到最後,好像什麼 事都別幹了,不是的。
在「空」裡面產生「悲」,「悲」裡面會顯現「空」;空而明,明是覺察力跟明晰力,它又具足慈跟悲的大力量,才能夠利樂一切的有情眾生;那麼,現在我們的心呢,為什麼想要做就是力不從心?因為我們沒有空掉我執,我們有得失心、差別心,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因為執著這四相,對這四相沒有超越、沒有離開過,所以沒有見到無我,就不能平等,所以我們所做的會有差別、不平等的心, 都沒有能空,因為沒有破我執,就沒有辦法產生無緣的大愛,只有超越物質的執著心、分別心, 愛的力量才沒有界線。
我們現在就是用禪修去找本來面目,回到無我的心,來離開現象的束縛、執著,如果不能 離相,我們做任何事情就會是障礙的、阻礙的, 所以說,我們在這世間要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大愛才會真正出來。
像虛空又像太陽,是虛空也是太陽
你看!所有這些偉大的神明啊、上帝啊, 那麼無我而光明,祂們都是給,因為祂們破除了自我,然後可以給,我們證悟以後也自在了, 所以這些相是讓我們不自由、不自在的,我們要能夠去覺察,隨緣去做任何善業,不是刻意的去做什麼,而是沒有我執的,去做很多利樂眾生的事情,這叫做「菩提心」。
「菩提心」是「覺」的心,自覺的心、覺他的心。能夠覺醒「什麼都沒有」,清楚無誤; 如果我們「覺」不清楚了,那「無我」變成什麼? 斷滅,斷滅是死了什麼都沒有了,空了就什麼都沒有,但是我們覺醒「什麼都沒有」不是斷滅, 而是找到那「歷歷孤明」的東西,它不在相上, 不在任何地方,不屬於任何東西。
它像虛空,又像太陽,它也是虛空,也是太陽。我們有沒有參悟到這樣的一個覺受呢?如果還沒有的話,就是「無」做得不夠!
「無」就是「狗子無佛性」,那你「狗子佛性」還是一個「有」,所以就沒辦法看得到 那個歷歷孤明。「狗的佛性在哪裡?」叫做「沒有佛性」、「無」。這「無」在哪裡?沒有念頭、沒有相貌,沒有狗、沒有人⋯⋯所有的「相」都是「無」。
再來,又有相怎麼辦呢?跑出了一個相、很多相⋯⋯怎麼辦呢?「無!」(師笑)
(節錄自心道法師 2019 春安居四十九日禪關開示/開山寮恭整)
出處: 有緣人月刊269期
Views: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