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宗教博物館走向生命和平大學
撰文.顏靜
「心和平,世界就和平」,這是心道法師的一句眾所周知的話,有人輕易讀過,其實,簡 短的幾個字以內,包含了心道法師的修行、佛教的理念,也概約了心道法師一生奮鬥堅持的和平志業。
生命和平大學 愛地球的平台
心道法師曾在生命和平大學的某次會議上致詞時表示,「全部的生命都是我們的一份子, 這每一份子彼此之間是一個共生共榮、互濟共生的,沒有一個東西可以獨立存在,都是共生的, 所以佛法說,一切都是因緣和合,這些和合的東西是從沒有而被虛構出來的,所以如果沒有我們這些緣,沒有教授們、學生們,以及未來學習的人一起來加入,這個大學是不可能成功的! 所以每個緣都非常的重要。」
當時,生命和平大學國際顧問 Michael von Brück 感恩心道法師和靈鷲山,並分享課程心得。他說,「佛陀教我們覺悟修行,人們必須在心靈上積極改變,才能生存下去,已經有多人採取各種方式轉化生命,不要讓恐懼和焦慮浪費資源,更不能阻擋對未來的關心。每個時代都有災難,災難有破壞性,也可以看見機會,過程中學習連結心靈和物質,創造不一樣,小改變也會有大影響,建議生命和平大學先設立愛地球的全球網路平台,慢慢影響認知進而建立共識。」
「2017 年10 月,智庫會議在緬甸仰光召開, 2019 年因緣再回到仰光,開辦前瞻研究實驗性的冬季學校,後來也圓滿開幕、閉幕了,看似結束卻也是一個新的開始,離夢想越來越近,更因為心道法師的這份緣,讓大家有機會在古老的佛國緬甸,耕耘一畝福田,播下殊勝而珍貴的綠色、和平種子。」
心和平 離苦得樂
心道法師終生倡導和平,他曾用孟子所說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來形容和平的工作,主要是讓我們的心,苦其心志,體會更多,增加我們對環境、對事物的韌性。就是說,我們對佛法的體會,會更深刻的。
心道法師說:「佛法講這個世間是苦的, 如何離苦?如何體驗那個苦?有了苦我們才會去想要超越,沒有苦,我們就覺得這個都很好。再來就是這個世間為什麼大家都喜歡賺錢?因為體驗到這個錢很好用,大家很努力的賣命去賺,佛法也是要體驗這種苦,你才會去厭離這個苦,所以你就會找怎麼才能夠離苦。」
心道法師提到觀音法會的重要性時也說:「觀音聞聲救苦,我們做這個法會,希望大家都能夠認識觀音菩薩。認識觀音菩薩,他們就有機會接觸到觀音菩薩,有苦有難的時候,有這個機會讓觀音菩薩教我們怎麼能夠離苦得樂。」
在觀音菩薩的法會,讓信眾聽到祂的聲音, 聞到祂的名號,眾生就跟觀音結善緣,就有機會找到一個離苦得樂的方法。
地球現在也處在苦中,地球現在暖化問題日益嚴重,暖化在全球引起過去所想像不到的災難,像印尼的大海嘯,感覺災難從此沒完沒了, 這都是地球處在苦中的大問題。
心道法師說:「災難就是我們人做了很多不對的事情,這些不對,就會影響到地球的生態。生態變了,災難就接踵而來。人類就是不知道,真的就是不知道做了這些事情,比如說我們的冷氣機,還有核子彈,還有排煙和汙染, 人類愈多,排的煙愈多,愈會影響臭氧層,臭氧層破了,太陽就直射到地球表面,氣候轉熱。你看雪山崩了,南北極都融化了,太陽照下去, 就變成水,有些地區變得乾旱,東西種不出來, 有些地方成天淹大水,糧食也缺少了。」
靈鷲山宗風禪和慈悲 內心圓融無礙
離苦得樂,就是要做到對苦息、增、懷、誅, 心道法師說,這四個是同時進行的,息、增、懷、誅,讓這個整個破壞的事情可以緩和,可以做除障。增長息、增、懷、誅,才會讓這個地球好一點,讓環保好一點,避開劫難,增加福氣。
靈鷲山的宗風是「禪與慈悲」,其實心道法師提到,靈鷲山的宗風也就是和平的基礎。
心道法師這樣表示:「禪能讓人進入快樂, 給一切眾生離苦,就是慈悲,禪就是大家可以來學習內在的一個愛和美好,內在的美好,然後讓這個內在的美好,讓全世界都美好。要慈悲, 慈悲就給全世界都美好。」
心道法師這樣給「心和平」做了詮釋:「要有愛心,因為你這個內心不處理的時候,就有很多的對立性,你就不可能包容太多的東西,為什麼能夠包容,就是你那個內心,內心的那個東西已經圓融了,圓融無礙。佛法就是消除對立關係,從根本,就從內心到外面都是和諧的,就是和諧跟慈悲,我們解釋禪跟慈悲,和諧就是禪, 慈悲就是給別人愛。」
心道法師說:「要從寧靜才會產生平靜, 從平靜裡面,才會找到一個內在的自己,我們就是要寧靜,然後從外在的寧靜,到內在的寧靜, 從內在的寧靜,到外在的所呈現的寧靜和諧,就是和諧的,其實我們坐禪就是一個和諧的心。」
「用這和諧的心,面對整個的一切的發生, 所以我才可以做宗教交流、宗教對話,各宗教都是我的朋友。」
在心道法師包容的眼裡,所有的宗教教義間,只是詮釋的不同,宗教彼此間沒有對立,但是意義就是要在能夠消融自己,然後融於整體。心道法師說:「宗教都是要愛世人的,你要融在這裡面,就不會有宗教的差別,你要不融在這裡,就會產生很多的差異。比如說全球有這麼多人,60 多億人口,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為什麼能夠融在一起?你去想想看,差別就是個人總是環境不同、文化不同,你學的東西跟我學的東西中間會有什麼差異,這差異是存在的, 那你不必要強調那個差異,你要去強調共同點, 然後這種東西就會產生和諧。」
從世界宗教博物館到生命和平大學
提倡和諧和倫理道德,是現今各宗教的職志,無論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猶太教都會提倡,心道法師特別強調宗教的實踐力,把理念和實踐都結合在一起。
心和平,外在的實踐就是寧靜。有了寧靜, 才不會去破壞生態循環。「寧靜下來,然後回到我們自己不躁動的那個身,我們躁動起來,就是喜歡破壞,躁動就是喜歡戰爭,躁動就喜歡搞衝突。」
「地球就只有一個,人那麼多,你每一個人都是貪,造成地球的傷害,地球就是一種住宅,我們的家你怎麼挖?好像這裡挖一個洞,那裡挖一個洞,這裡破壞、那裡破壞,這個家就垮了,這個房子就倒下來了。我們要寧靜下來, 不寧靜的東西要息滅,然後地球就可以保得住, 這就是環保,環保就從內心,就從內心裡面做, 所謂心寧靜,心和平,世界就和平。」
當年心道法師創辦世界宗教博物館,是要帶給世人和平的,宗博館是和平的象徵,宗教互容、互存的象徵,互存、互容的象徵。
生命和平大學的創建,也基於這樣的理念。把和平的種子再繼續推動,宗博館要發揮影響力,生命和平大學則是讓和平種子播下去。
心道法師說:「從宗博館到生命和平大學, 就是一個銜接,宗博館不僅是各宗教的交流,它是一個教育,將來,要有一個學校,來延續這個理想。」
當然,心道法師明白指出,許多人會認為生命和平大學是一個夢,但隨著冬季學校課程的開展,在緬甸當地建設也逐漸開花結果,這個從心和平走向世界和平的夢想也在築夢踏實。
出處: 有緣人月刊278期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