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撰文.清順

「靈魂是永恆不變的」這樣的命題,若從康德哲學來看,屬於「二律背反」。佛陀對此課題的看法也可以相互呼應。龍樹菩薩的論點也是據此,指出「神我」的觀念存在自相矛盾,主要是指出這種觀念是出自臆想。佛教對於這種問題的態度,要點在於「知道臆想是臆想」,然後對這類問題保持沈默,所謂「十四無記」。而康德的「二律背反」是從認識論的角度,闡明這個問題。

康德哲學,在「純粹理性批判」說「靈魂不滅」是超越人類認知結構的命題。而在「實踐理性批判」則將「靈魂不滅」視為是道德實踐的設準,必須被認定是這樣。這樣從不同的範疇來處理這一問題的策略,也可以對應到佛教的理論體系來。佛教把「眾生有輪迴、善惡及其業報」,視為「世俗、有漏、有取、𨍭向善趣」的「正見」,是認識「四聖諦」的人必備的基礎善根。換言之,這是「好的信仰」,雖然它是臆測的。

綜合起來,佛教的「相信有輪迴」,但是對於「靈魂的狀態、長什麼樣子、是不是永遠」這類的問題,知道這只能是臆測,所以不去討論,也不去想,不把時間心力浪費在這種無益的猜測上。樂好猜想這類問題被界定為「放逸」的一種。

知道知識的界限,知道臆測是臆測,知道「信仰是信仰而不是唯一真理」,這個態度是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教信仰的地方。

然後認為這樣是對真理的恰如其分的了解。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Views: 3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