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專題 緬甸的每個清晨 弄曼的每個清晨 2022 年 2 月 23 日 撰文.黃渝閔 緬 甸的動亂已經好幾個月了,在這個世人遺忘的世界角落,來自靈鷲山的常樂法師仍留在弄曼農場──即使局勢如此不安,常樂法師仍維持著弄曼農場的起居韻律,像長輩一樣地親切照顧
1 min read 專題 曹郁美 寒山的禪詩 2022 年 2 月 18 日 撰文.曹郁美 寒山是唐代隱士,居住在浙江省天臺山的寒巖地區,自號「寒山」。為何我們今日都加個「子」字,那是古代男子的美稱,因襲下來了。 寒山在國清寺結識了拾得,拾得在寺中齋堂任職,
1 min read 專題 莊振家 用「幽默」擁抱快樂的心 2022 年 2 月 16 日 撰文.莊振家 大家都喜歡「幽默」,也更喜歡自己擁有幽默感,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有幽默感,都能發揮幽默的力量。幽默的展現要在適當的時機、機會及場合,才能發揮「幽默」的本質。 綜觀古今中外
1 min read 佛像奧義書 專題 練習自我分離 2022 年 2 月 14 日 卡廬文化 近二十年,我除了涉獵西藏文物,幾乎處於退休和閉關狀態,不務其它事業或社交,只專注於提升自己。 我在兩方面下功夫,一是學習未知,特別是以前沒興趣的或抗拒的領域。二是破除已知
1 min read 佛像奧義書 專題 佛的三身 2022 年 2 月 14 日 卡廬文化 人們活在同一個宇宙,但每個人的世界觀不同。除了環境、眼界和知識差異,主要是世界觀由三個不同世界所構成。 感官能認知的存在,是一般所謂的真實世界,它是相對客觀存在的,可以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