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撰文.顏靜 攝影.編輯臺

我最早來到福隆的靈鷲山聖山寺,遠遠沒有現在的規模。由於是向晚黃昏,我只記得一家人走進一個像是會客中心的地方,坐下來觀看山上的介紹影片。那時我只是去訪問心道師父,卻有位法師認出我──後來我知道是妙用法師,堅持要請交通車接我們上山會見師父。我忘記在山上拜師的情景,但記得那晚的聖山寺。

由於第一印象是黃昏的黑暗前一刻,我努力回想後來認識的聖山寺,哪裡是哪裡,我似乎走過現在金佛殿的位置,那是一條暗暗的路。暗暗的路,隱含明光,因為幾年後三尊金佛來到這裡──我走在明光吉祥的一角。

對於心道法師這樣心中有著vision 的大師,他肯定在還是一片山海之間的荒地時,就見到了金碧輝煌的金佛殿,百八觀音的位置;在那麼久以前,他已經看見了福城,從末可見之地升起了幸福之地,提醒我們都要跟善財童子一樣從福城出發,走到文殊菩薩的道場。

當然,善財童子的53 參,遇見百工百業就是個善喻。放在福隆的福城,我想是在說,浮世人生百態,最大的幸福是尋找而且找到了,出發最後回家了。善財童子最後有沒有再回去,經典沒有明確記載,但一番旅程後,處處都是善財童子的家…(全文請參閱第343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0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