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陳瑞貴
一次討論國際政治的「權力」議題,提到其對人的意義與追求。「權力」存在人類社會的每一處,提供個人及群體互動功能之一,經常被貼上負面標籤。其實,權力也可成就人類社會品質的提升。如何提升權力的正能量而有益於人類社會?
社會的支配力
權力,一般與職位、角色及地位結合,所以個人及群體經常熱衷於追求比現狀更高層級的位階,藉此獲得更多的資源及分配力量,以達成對人、事、物等環境條件的運用及影響力的擴大。這說明了個人與群體積極經營地位,向上移動的理由。
這種社會支配力的追逐,可小到家庭中,夫妻間、父母子女間關係的權力分配,也可大到如部門擴大、業務擴張、資源擴增的組織地位與角色提高──如決策與政策效力及影響力擴張的單位部門權力的取得,以及如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內政的操作與外交的控制的國際關係角色、地位的優勢。這也說明,權力具有支配人類社會活動的有形、無形的力量,可能以不同的型態呈現,例如決策、決定、交易或交換等等。可
能是有形的,如文件、物品,也可能是無形的,如態度與話語。
生機與宰制
權力資源的取得與支配,以及因此所獲得的影響力的提升與擴大,正說明這個社會中宰制與被宰制的關係。最終都在促使環境能實現個人或群體的期待與理想,包括人的環境和自然環境。
權力,可以促成人際間的合作、妥協,例如:藉由夫妻合作建立和諧家庭,成員發揮各自優勢達成組織績效目標,以及如歐盟(EU)的成立、各國援助緬甸大地震的國際合作與援助;但也可以造成彼此的對抗與毀滅,例如:夫妻彼此計較導致離異,組織內部相互制肘造成績效滑落、裁撤或崩解,以及國與國之間敵對,如以哈戰爭、烏俄戰爭。
對於自然環境的權力可成就大自然的生態與風景,例如禁止狩獵以拯救瀕危動物、禁止垂釣以復育稀有魚類,或養育與植栽以恢復動植物的生機,都可藉由禁制、處罰、獎勵、協助等權力的操作得以實現;反之也可濫權,縱放濫墾、濫伐、過度開墾與捕撈,導致環境與生態的破壞。權力的運用對所有人事物均是生機與宰制的一體兩面。
靈性的療癒
面對人際疏離、家庭破碎、國際征戰不休、地球暖化及生態危機,無一不是因貪瞋癡慢疑五毒所造成的權力操作的苦果,也是「我相」的造作。如果靈性中有「我」的存在,就會陷入「一切的人我二元對立及諸相執著」的泥淖,財權名利會因「我」造作一切惡業,並在五毒中結惡緣。因此,需要靈性療癒。
心道法師指出,「靈性是生態與萬物的根源」,「靈性與生態是一體共生、互濟共生、相依相存、彼此分享。」「在『尊重萬物皆有靈性』的前提下,使用地球的一切,生活在這片土地,互相尊重、相依共存的互動。」因此,「靈性的本然是一個整體,它是一體現前的,我們所存在的世界,一切都是靈性所顯。」所以,心道法師強調,「靈性就是覺醒之愛,愛和平也愛一切,以愛心關懷所有的生命、生態。唯有靈性覺醒,才能真正解決生態與人類永續的問題。」
從個人、組織、國家、國際社會,甚至生態環境,均面對分崩離析危機的今天,唯有通過對權力的「靈性覺醒」療癒危機的苦難,始能臻至「世界要和平,唯有心和平」的大圓滿,誠如《維摩經.佛國品第一》所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來源:第343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