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日本的禪境美學:侘寂、枯山水、茶禪一味

撰文.曹郁美

大約是唐代,日本把中國文化傳回並融入自己的特色,產生巨大的質變,許多知名的「道」便是他們「道與藝合」的結晶。

例如茶道、花道、劍道、武士道、舞踊、能劇等,皆是他們寶貴的文化資產。以下便以「日本的禪境美學」為題,分三個段落略敘一二。

一、侘寂(侘び寂び Wabi-sabi)

屬於傳統日本美學,其概念源於佛教的三法印,即「無常、苦、空」,它被描述為「不完美、不恆常、不完全」。

希臘美學講究真、善、美,日本美學卻非如此。不完美、有缺陷、不對稱,粗糙、不規則、低調,反而是美。

久松真一(1889 - 1980)是哲學家、茶道家、京都大學教授。他提出的「禪之七要素」一直被奉為圭臬:「不均齊、脫俗、自然、簡素、靜寂、枯高、幽玄」,不符合以上要素,他認為不是「禪」。

個人很欣賞這種以現代語意詮釋「何謂禪」之方式,它尤勝窮篇累牘的公案分析。

知名茶道師千宗旦(1522—1591)說知「侘」者,離貪、暴力、憤怒、怠惰、不安和愚痴,與佛教的戒波羅蜜相應。

禪學家鈴木大拙(1870—1966)解釋「侘」的意義是:簡樸、非時尚、不依賴世間諸法(如財富、權力、名譽),但內心體驗到最高的價值。

至於「寂」符合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靜」或是《阿含經》的「寂滅為樂」,也正是唐代隱士寒山子的詩偈:「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不能說、無可比擬,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空」嗎?

日本禪學裡最能表露「侘」空間,應以茶人所建作的「小間茶室」為代表。

在不到兩坪的空間裡追求「和敬清寂」、「茶禪一味」,為茶道精神的最佳展演。

「侘寂」經各國學者推介,已成為談論日本美學時經常被提及的概念,在全球藝術、科技、媒體和醫療等領域都有影響。

二、枯山水(かれさんすい Karesansui)

是日本式寫意園林的一種,其字面意思為「乾枯的景觀」或「乾枯的山與水」。

單純、沉靜是其特色。通常它是由細沙碎石鋪地(代表「水」),再加上疊放有致的石塊(代表「山」)所構成,偶爾也包含苔蘚、草坪或其他自然元素,幾乎不使用開花植物。

「枯山水」常被認為是日本僧人用於冥想的輔助工具,藉著靜止不變的元素能產生身心靈的寧靜效果。

「枯山水」象徵了日式宇宙觀,那原始、混沌、歸於空寂的狀態。

由「枯」字更可以理解,禪的世界是不容許華麗、壯闊與豐盈,「簡單破敗」反而是它的精神與理念。

三、茶禪一味。

僧人喝茶已有久遠歷史,唐代的趙州從諗禪師一句「喫茶去」早已成為公案之典範。

到了宋代,圓悟克勤禪師揮毫寫下「茶禪一味」四字,其真跡被弟子帶到日本,現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為鎮寺之寶。

究竟何謂「茶禪一味」?若以參禪悟道、現象表法來探究,有如下意義:

一、只要一壺水、一撮茶葉,沖泡出茶湯來就如同飲用甘露,能潤喉潤肺,身心皆暢快。

二、僧人在坐禪前後喝茶(寺院用「普茶」一詞),易達到調息定心、安般守意之效。

三、由喝茶中體驗「無我」與「無味」,不正是佛法大意?

禪文化由漢地傳入東瀛,使得禪境美學藉著侘寂、枯山水、茶禪一味呈現日式風格,令人歡喜、令人讚嘆!

來源:第322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467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