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呂松庭
諮商界流傳著種一種迷思,即認為童年經驗對成人性格有重大影響。有位諮商師就說,他常直接問對方 一個問題:「你小時候是一個人玩,還是有玩伴?」
「一個人玩」,或有這樣的傾向,日後的人格發展將會被打上各種問號。從「宅男」到「怪咖」,顯然都是此種標籤。但現在「一個人玩」的行業和任務卻越來越常見,作家、藝術家和個人工作室的興起,形成了這股「一個人」的風潮。少子化趨勢下,父母顯然遭遇前所無比的壓力,他們成長於「大家一起玩才正常」的環境,卻不得不接受孩子在家「多半一個人玩」的事實。
急著帶孩子出門,去找玩伴、認識世界的同時,「天性孤獨者」無端備感內外壓力。心理學家說,並不是所有「孤獨者」都是社交的敗將,或是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而是擁有一個與社交者「截然不同的世界」。他們得到的酬賞,無法來自社交活動,覺得到處交換名片、哈拉,還不如靜靜讀本好書。
有位三十來歲的女性,養了一頭貓,在燈具公司的工作勝任愉快,但她同時也喜歡獨處,寧願把時間耗在泡長長的熱水澡,聽古典音樂電台、一個人看老片和「關起門在石膏像上黏羽毛」。她沉浸藝術活動中得到的滿足,在藝術中完全沉靜。所以,「一個人玩」還是「社交活動」根本是道選擇題,當選擇來到你手上時,你要問的是,那些活動能讓你得到酬賞感?
美國瑪利蘭州的心理學家阿曼達‧蓋耶做過一項實驗,她將孩童分成「外向」和「保留」兩組,玩一種按鍵可贏錢的遊戲。結果,玩遊戲時,「保留」這一組的腦部紋狀體區塊,比另一組人的活躍多達兩到三倍,這個區塊通常被認為和酬賞感有關。
如果我們接受這項實驗結果,應該也會相信,「孤獨者」只是遵循腦部的訊號,做讓他們最能覺得滿足的事。如果大腦扮演著關鍵角色,那麼,一個人日後的人格發展,從事的活動,就不能只用「小時候有沒有玩伴」來概括解釋。
我可沒有說,所有養貓的獨身女性就都是這個樣子,她們大可不必再為自己辯解,發明「養貓比跟男人相處還容易」這類理由。有名成功的職業女性告訴我:「我把跟許多人在一起當做是工作,把一個人的時候當做人生的獎品,兩種時候來臨時,我都游刃有餘。」我望著她的臉,想起英國詩人華滋華斯的詩「我擁有一個小小的王國」(A little kingdom I possess.),這時的獨處,不僅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美感了。
Vie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