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寒山的禪詩

撰文.曹郁美

寒山是唐代隱士,居住在浙江省天臺山的寒巖地區,自號「寒山」。為何我們今日都加個「子」字,那是古代男子的美稱,因襲下來了。

寒山在國清寺結識了拾得,拾得在寺中齋堂任職,經常收拾眾僧的殘食菜滓(編按:滓音同紫,指瀝出水分或精華後的餘物),藏於巨大竹筒中,見寒山來,便讓他負載而去,回到寒巖吃食度日。

寒山的行逕怪誕顛狂,來到國清寺有時在廊下漫步,有時叫躁謾罵,寺僧無法忍受時便以木杖驅逐,這位老兄竟然翻身撫掌,呵呵大笑。

不過也有人作歷史考據,指出寒山乃隋皇室後裔楊瓚之子楊溫,因遭皇室的妒忌與排擠而遁隱。

寒山最讓人稱頌的是他喜好吟詩唱偈,內容則契於佛理,逐漸地名聲傳揚開來,連台州刺史閭丘胤都慕名來拜訪他。

歷史上有寒山詩 3百餘首流傳下來,我們得以認識這位奇人,其中這首便屬文字簡練而意涵豐富:「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本詩雖未點明又大又圓的中秋之月,但「秋月」二字充滿浪漫遐想,「碧潭清皎潔」五字讓詩意更濃了。然而「秋月」可以觀望體會,「吾心」卻不能,因為心之感受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若真正要「說」出來,那只是「比擬(詩中的「比倫」)」而已,不是真心。那麼,教我如何說呢?就不必說了。

這首是典型的悟道詩,「悟境」怎能訴諸語言文字?寒山外表固然瘋傻,內心可比誰都清醒靈明。

再欣賞另一首寒山詩:「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這首詩純粹寫山道上的雪景,他用了許多疊字:杳杳、落落、啾啾、寂寂、淅淅、紛紛、朝朝、歲歲,就修辭學而言美極了,就音韻的鏗鏘而言又好聽極了。

再看他用:常有鳥、更無人、不見日、不知春四個語詞,表達時間與空間的遼闊感,雖無深奧哲理,但讀來令人愉快。總之,寒山詩趨近白話,老嫗都能解,仿彿白居易一般。

至於張繼的那首《楓橋夜泊》,因詩中出現「寒山寺」,使得寒山再度名滿天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傳說寒山、拾得曾在此結草庵,故此地名「寒山寺」,21 世紀的今天已成為觀光勝地,導遊會對你說一番他倆的故事,但總是加油添醋了許多。

再看張繼的這首詩,歷代討論了一個問題:應該是「霜滿地」才合乎邏輯,怎會「霜滿天」呢?李白不是說「疑是地上霜」嗎?這個「霜滿天」應該如是解讀:第一,為了押韻,合乎平仄。

第二,「詩」表達的是美感,不合邏輯與常理並不是錯,李白不是說「白髮三千丈」嗎?

可大大地不合常理了,但又何妨?

從元代起,寒山、拾得的事蹟與詩偈傳入朝鮮、日本,日後再譯成日、英、法文,兩人因此翻紅。元代因陀羅繪製的「寒山拾得圖」,現收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

畫中題字曰:「寒山拾得兩頭陀,或賦新詩或唱歌,試問豐干何處去?無言無語笑呵呵!」(按,
「豐干」為當時的一位禪師,與寒山、拾得合稱為「「國清三隱」」。)

讀寒山詩,遙想這位瘋癲人物,他真是瘋癲嗎?

哦,不,「瘋」與「悟」也許就在一線間。

本文作者為東吳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靈鷲山慧命成長學院講師。著有「《華嚴經》之如來放光」、「十方成佛──華嚴小百科」等書。)

來源:第302期《有緣人月刊》

Visits: 11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