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再循環的靈性社會

撰文.陳瑞貴

冬天,洗熱水澡是一種舒爽的享受,但從窗外灌進來的冷空氣又會讓人瑟縮。

是否想過,瓦斯燃燒製造出來的熱氣可以回收成為室內的暖氣?不僅不會浪費排放的熱氣,又可節省電力、享受暖氣。

這種「再循環」的想法與作法被運用在生活及生產上的許多地方,例如廢水的淨化再使用;垃圾的3R ──減量、重複使用、回收再利用(reduce, reuse, recycle)。

相依共存的地球文明

物理學家Glenn T. Seaborg 是一位科技擁護者,認為透過科技可以建立一個美好的世界,但他的科學人生觀也與人性和大自然完美結合。

他堅持人性本善;人類的未來會透過科技、國際合作、跨文化合作的過程,以互愛互敬為基礎,把共識(consensus)和合作的和諧信念推廣到全人類,創造一個統一的地球文明(an earth unified civilization),進而改善人類的命運。

此一地球文明不僅是人類和大自然相依共存,人類更會與大自然構成一個有機體,共榮共活──誠如心道師父指出,人與大自然彼此的關係是共生、相互依存的。

這是人與大自然合一且相依共存的靈性思考,亦如心道師父所言,環境和生態的關係密不可分,環境若遭到破壞,生態就會毀滅,那麼人與大自然的靈性互動就難以存在了。

再循環的社會

植基於此等靈性思考,Seaborg 認為,人類會積極組織一個「再循環的社會(a recycle society)」,亦即在最高效率和效果下利用一切資源,並使環境受到的衝擊處於最小狀態。

這需要依賴更多能源、科技及高度珍惜資源的覺醒才能產生;正如心道師父所言,從心靈覺醒出發,啟發本自具足的無我大愛。於是Seaborg勾勒出理想中的「再循環社會」,而這與我們「想當然耳」的社會是反向思考的。

除了慣性上所認為的把瓶罐或紙箱回收再利用,或善用廚餘堆肥以外,他認為,我們正無限制地在浪費資源,應該更廣泛地把「再循環」的概念應用到正在使用的資源上,所以他提出「所有利用過的物質都能徹底無限制地再利用」的概念。

在這種社會中,被我們視為次要(輔助)資源的所有廢料與廢物,將變成主要材料;今天的自然資源將成為「支援補給(backup supplies)」材料,而且原本主要的資源要被當作「填充材料(”make up” materials)」。

簡言之,我們要改變「用了就丟」的社會,成為一個廢物可重複使用的社會。

我們並不是在不斷生產新的產品,而是把生產新產品的材料拿來修補損壞的產品,以維持舊有產品的功能,例如壞了的舊鍋子不是丟棄換新的,或許更換幾個新螺絲就可繼續使用。

我們必須把高生產消費的世界轉變成設計和生產不能廢棄的消費產品(non-obsolescent consumer goods)社會型態;換句話說,未來的製造在於生產更耐用,
標準化,而且消費者都很容易自己修理的產品。

這種社會型態處處可實現,例如家具、家庭用具、各種器材和工具,甚至衣物、床物、毯類、紙類,都可做到再循環的概念,這時商店不僅是販賣產品的地點,也會是舊產品的回收中心。

也是靈性生態

Seaborg 從減少資源耗損和資源重複利用的角度出發,勾繪出美好健康的地球文明和人與大自然合一共存的永續地球。

正如心道師父指出的,人類要能永續,首先要讓地球健康,進而揭櫫了「愛地球,愛和平」的二愛信念。除此之外,心道師父更進一步強調,愛地球是我們生命共
同的方向與生命覺醒的出發,和平之路就是友誼與夥伴之路,要貫徹地球一家就是要做好慈悲與禪。

此等慈悲與禪的靈性生態正可在Seaborg的再循環社會中獲得體現。

(本文作者曾任淡江大學副教授,未來學研究所所長,Journal of Futures Studies 編輯,《明日世界》雜誌總編輯,美國世界未來學會專家會員。著有《把握當下,前瞻未來:變遷未來的因應之道》,《未來學》(合著)及《千禧未來》(合著)等書。)

來源:第301期《有緣人月刊》

Visits: 65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