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緬甸保持佛陀傳承之二
2005年 4 月,我們取得國際「種子計畫」的支持,2 年後實地種植,把弄曼農場從一片荒山變成遍地綠野,我們的工作人員回報說第一批的收成有玉米 34 公頃,檸檬草 15 公頃, 也提煉了第一批檸檬香茅精油,還有製作手工肥皂,農場正逐年增加開墾種植面積,我們就是有一個原則,始終維持著生態和有機的環保精神,盡量不破壞原來的環境。
將來弄曼農場計畫可以循環起來,周邊建設健全些,有觀光的價值,就可以增加當地收入。用這些收入,我們可以著手來改善當地的衛生或醫療環境,還可以造福當地。弄曼農場的經營循環是以契合當地人生活為發展原則,仰光法成就寺是以國際禪修為主,這未來還是結合的一個循環。
我在緬甸做的兩個重點是「教」與「養」。
「教」是要保護佛教文化傳承的用意,然後幫助緬甸能夠發揮佛教文化的特色,用佛陀的精神來發展禪修、文化教育、朝聖觀光、有機環保農業等等,在仰光大金塔的國際禪修中心就是一個重點計畫,然後我們會固定辦供萬僧,還可以有傳戒傳法,可以朝聖參學,可以辦國際禪修閉關。
「養」就是一直持續在做的從弄曼農場的計畫, 還有「大雨計畫」的學校補助,獎學金補助,我們可以贊助孤兒院、贊助獎學金等等,再結合弄曼農場的公益旅行等等。
我想主要用意就是讓緬甸開放的同時,可以善用自己的傳統文化優勢,還有要適度保護豐富的天然資源,用這樣的態度來跟國際接軌、交流、互利,讓緬甸迎接世界潮流時,也讓世界分享她的純樸氣息,讓彼此互相學習。
靈鷲山的國際非營利組織的工作,主要也是以我們的緬甸經驗為重點模式,這是我對緬甸的感恩與回饋,我尋根的願力。
全球化擠壓變形的窮?
如果你用「窮」來論斷緬甸或東南亞其他的佛教國家,是不太夠的。
所謂「窮」是什麼在「窮」?這是要探討的。如果你從天然資源來看,緬甸是一個很好過生活的地方;如果你是從精神面來看,那是從何說 起?「窮」可能是針對現代人已經習慣的都會 生活來看的吧,現代人一離開都市機能的地方, 基本上是無法適應的,尤其要他回頭過大自然的純樸生活,你要把他「放生」,他是活不了的, 他已經不會野生求生,所以他們覺得大自然裡什麼都不方便,水電不方便,沒有電視、沒有電 腦,沒有方便的商店、百貨公司,沒有太多大眾交通工具,所以緬甸的「窮」是相對的。其實如果以古代的眼光看,緬甸就是黃金一樣的寶地。
二戰後的世界發展很快速,讓人感覺快速到一路滑,滑到哪裡不知道?
全球資訊愈來愈串聯,人類的共同前景在哪裡?主流價值是靠媒體來宣傳,基本上這裡面有一個工商業機制在後面滾動操作,先進國家的考量就是以民主自由為前提,用民主自由帶動競爭,追求效益,追求個人的消費享受,追求社會的物質繁榮,然後最好是把很多文明發展的成本或是環境破壞的代價,都擠到看不到的死角去。媒體宣傳常常都是充滿消費、欲望、暴力衝突這些過度包裝的東西,因為大眾追求感官刺激, 沒有這些就沒有市場,其中很多污染源,很多壓力源,很多精神墮落的負債,這些都被大家習以為常,跟這些無關的都放到腦後,於是,很多全球災變的隱憂就這樣像滾雪球一樣,一發就不可收拾。
你看緬甸娛樂沒有卡拉 OK,沒有色情賭場這些的,只有佛教的育樂,她用國家的力量整個在支持小乘,佛教徒占 90% 左右,小乘的戒律變成一種社會的整體風氣和秩序,物質的追求是華僑社會比較會重視這些,但是華僑信大乘, 大乘也有一套儒釋道的傳統固守在那裡,大乘戒律就比較不嚴格,小乘不太喜歡大乘的自由與寬鬆。
即使都是佛教還是要互相尊重,緬甸基本上是不會排斥大乘,反而大乘比較會看不起小乘, 華僑在緬甸還是要尊重認同當地的小乘文化,才能相依相存。緬甸人就跟印尼人、馬來西亞人一樣,他們生活很簡單,沒有需要那麼多的物質。所以當世人用「第三世界」來評價緬甸或形容一些沒有達到現在標準的地區,我們就要用更高的理想來反省看看,尤其是我們曾經親身經過二次大戰、曾經一無所有的這一代。
在全球化浪潮下,很多傳統生活都會被擠壓變形,緬甸沒辦法封閉自己,這是她轉型的必然。緬甸民生設施或條件的落後,讓很多人誤以為是佛教文化導致消極貧窮,甚至對政治保守封閉感到不滿,轉而認為西方價值才是好的, 西方才有答案,所以丟下傳統、趕上西方才是進步。東南亞這一帶的國家,近代以來脫離殖民統治後,無不想從貧窮翻身,窮則變,變則通, 一路就是跟著西方滑下去。
在全球化的時代,貧窮者想要錢,想賺錢, 就起來革命,革命以後卻更窮,不得不走上極權路線。等有了錢,生活好轉,不聽管,想要的卻是自由。但我們知道,二次大戰、殖民帝國來到以前,緬甸曾經是東南亞最富有的國家, 直到被其他國家侵略、統治後,才變窮。統治與侵略是西方會有的,國家富了就要去侵略別國, 要變成世界帝國,緬甸不會這樣,東南亞的歷史就是這樣被牽扯不完的關係。
(節錄自心道法師著作《願力的財富》)
出處: 有緣人月刊292期
Views: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