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呂松庭 圖片.陳佳蕙
冷冷的,護理師曉芳拋來一句很有熱度的話:「我覺得你們都好勇敢。」
剛生病的時候,你聽過有人要你堅強,跟你打氣,安慰你要放寬心接受醫療,但從沒想過自己因而是勇敢的,你說:「我就是來接受醫療啊,不來可是會死的。」
曉芳說:「但你們每次來打針,都要忍受著疼痛,我知道針刺下去是會疼的,所以我說,你們都很勇敢。」
這是來自護理師曉芳的讚嘆,還是安慰呢?你知道病苦只是生命的一頁,你知道當曉芳為你輸入勇氣,鼓起生存的意志,雖然病痛照舊,但人總可以有看待身體、看待命運的不一樣的觀點。
在仁愛路這個瀰漫冷氣和藥水味的病房裡,你循著護理師曉芳的話,想起自己探病,或者被人探病所有的話語,快點好起來、祝早日康復、就當作休息吧、講起誰誰誰也得同樣的病,後來都好起來了,但至於「勇敢」,你還是第一次想到。
《維摩詰所說經》問疾品,維摩詰居士生了病,釋迦牟尼請文殊菩薩前去探病,文殊菩薩一開始推辭不去,因為維摩詰太聰明了,菩薩深恐辯不過他,但慈悲的文殊菩薩終究還是去探病,我們後世讀經的讀者,才有這個微妙機緣讀到文殊菩薩對有疾菩薩的慰藉。
有疾菩薩就是凡夫俗子,或許力行做善事,或許懂得布施,卻還是身染病苦。文殊菩薩問道:「可以忍受這種痛苦嗎?藥物對你的病有幫助嗎?」但隨後聰明的文殊菩薩和聰明的維摩詰居士展開「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才是看待自身病苦,以及他人病苦的不朽箴言。
「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
文殊菩薩那時的醫學知識,還不知有病毒和基因的異變,但道理其實千古相通,人的病,其實仍是四大和合的病 ,既觀想沒有身來受這個病,所有的病,無妨都當作「身亦無我」。
這樣的觀想,對病情有幫助嗎?你看見護理師曉芳的眼神裡閃著這個問題,維摩詰居士如此回答文殊菩薩:「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疼痛和我的身體可以是分開的,我的病是眾生的病,眾生的病也是我的病,這樣的想著,你常常覺得,在病房裡忍受著插針的,並不是你孤單一個人。
若說病痛,當然還是你的身體在承受著那番滋味,但人間有了有疾菩薩的豁然開朗,有了護理師曉芳的安慰如斯,也有了繼續戰鬥的勇敢了。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