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顏靜
每次,馮醫師遠遠走過來,就會問一句:「今天有什麼事我可以做的嗎?」這時,我也會很慶幸地跟馮醫師說:「沒事。」馮醫師於是也會回答:「謝謝你有照顧自己。」
這是一名醫師和病人日常間的語絲,醫院角落毫不起眼的一景,我想馮醫師應該跟每個病人都說這句話,但隨著時日增長,我開始思索這句話背後的深意。當年,釋迦牟尼佛面對芸芸蒼生,以及追隨他的弟子,他所要揭示的也是現代一名醫師的日常問候:「謝謝,因為你有照顧自己。」每個人的覺悟和解脫之道,最終, 靠的也是自己的修行。
這個歡喜讚嘆,曾經一再出現在佛經內, 佛陀和年輕弟子阿難的對話,重複相同的意念。每次翻開《楞嚴經》,我總感覺佛陀是在慈悲的說著:「阿難啊,你為什麼不曾學會照顧自己呢?」我覺得這個意思也適用在所有照顧和被照顧者的關係內。當醫師囑咐病人:「要走慢一點, 不要跌倒」或是:「要戒口,不要吃太油膩太鹹的食物」,當媽媽跟小孩說:「一切小心點」時, 那個心意是相通的,每個人都要學習、懂得照顧自己。
禪宗最有名的那段公案,神秀和六祖惠能各自留下一首詩,雖說五祖弘忍賞識的是惠能的「本來無一物」,並且傳他衣缽,我們絕不可忘記,神秀仍然成為禪宗北宗的開宗祖師,90 歲後獲武則天迎請為皇帝的「親教授阿闍梨」。
我從馮醫師的問候語回過頭重讀神秀大師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偈,其實更符合醫學對身體的觀點,在醫學面前,我們的身體就像菩提樹有豐盈萎枯,有四時的韻律,所以,照顧菩提樹的生長,注重心靈的拂拭,到了終須告別時,菩提化為虛有,才知大地萬物「本來無一物」啊。
神秀這一生,雖然貴為大師,從沒有放棄從年少出家所培養的身體勞動的習慣,他的法門是「住心看淨」,在坐禪時看住你的心,看心也就是照顧心,照顧好你身心的「淨」。也就是神秀在示眾偈所說,「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將心外求,捨父逃走。」
「捨父逃走」的典故出自《法華經》。有一位富翁出遠門,把獨子留在家鄉,後來家產旁落, 孩子變成乞丐。父親在另一個城市又經營了很大的產業,兒子流落到該地,上門來乞討。父親又驚又喜,準備先收留他,待日後再相認。兒子卻認不出父親,升起疑懼之心,於是連夜逃走。
但身體是逃不出去的。想想,我們這一生, 不可能離開,也唯有這副身體了,我們的幸福和所有心意,發生在這個身體內。每一天,無時無刻勤拂拭,代替你的身體,謝謝你的心。
出處: 有緣人月刊271期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