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原真尋
泥土被屈辱,卻報以鮮花。 —泰戈爾《漂鳥集》
剪紙藝術家楊士毅,人稱阿貴,他同時也是新銳導演。
2007年他以《爸爸的手指頭》入圍第44屆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日前,他來到世界宗教鼻物館的靈性生態論壇,和在場的法師與聽眾講述他的人生故事,也談到蘋果電腦找他合作、與外國人如何用心溝通、他悲慘的童年往事和媽媽在最困頓的時候讓他受用一生的啟發,他不時為自己所下的註腳,就像是單口相聲的包袱,果然贏得滿場喝采。
楊士毅常常講到晦暗的童年及辛酸的過往,他的爸爸是賭徒,他就在麻將館煙霧繚繞和毒品的環境中成長,受盡了屈辱,也常被賭徒欺負,楊士毅說:「所以很小我就知道,我將來一定會背負債務纏身。」
這樣的孩子,曾對人生灰心失望,因此作品也呈現黑暗及對社會的怨懟。其實,困頓的童年卻也是楊士毅創作的養料,為了不被人欺負,他學會在十秒內把話講完,這對後來他演講和分享時,在短時間內抓住重點,非常有幫助。他說:「我總算沒有白受罪。」
在惡劣的環境中,媽媽陪伴他,給他正面的力量。媽媽告訴他,活著,人生就是有無奈的時候,但他可以知道這個世界就是有賭博和毒品,他可以選擇未來前途的方向。所以,楊士毅在分享中,非常強調方向的重要性。他說:「生命有好有壞,觀念決定一切。」對楊士毅而言,觀念就是「觀看自己的念頭。」也就是當下的念頭和悟性。佛法常說「當下即是」,楊士毅也說著同樣的意思。
2007年是楊士毅的轉折點,他參加雲門舞集林懷民的《流浪者計畫》,出發時媽媽去機場送他,他想媽媽心裡必定很難過,媽媽告訴他,難過是她自己的事,那是他的選擇。所以他說「生命中有許多值得我們感恩的人,不要遇到對我們不好的人,就忘記對我們好的人。」
楊士毅趁著這個計畫,到大陸拜訪了當代剪紙大師-人稱「剪花大娘」的庫淑蘭,當他到陝西見到了庫淑蘭,內心有極大震撼,對日後的創作帶來鉅大影響。這趟知性之旅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他體悟到同樣都是在困頓的環境中創作,能帶給別人幸福,而他的作品卻充滿對世間的種種不滿。庫淑蘭想在匱乏之間找到一些感動、為孩子帶來更好的生活,她的心中永遠沒有自己只有他人,儘管生活中有諸多苦難,她依然為人祝福,依然對人真誠地微笑,面對這樣單純做事的人時,楊士毅有著滿滿的感動。
2013年楊士毅開始了剪紙藝術的創作,他要為這個社會注入愛與正能量,當他看到別人因他的作品而快樂的同時,他也得到滿滿的幸福,這是最感人的事,也是他創作的初衷,因此他的作品源源不斷,歷年創作數量。
最後,他以台南的鹽田做例子,告訴聽眾:「當人們想做甚麼的時候,世界會為他開路。」
一名在麻將館長大的小孩,日後成大器 ,世界果真為楊士毅開路,他不放棄自己,從心底和外界溝通,他講故事真誠的態度,都值得我們借鏡。
這場演講出現在靈性生態論壇,啟發我們,靈性不是完美無瑕才算,靈性也從惡劣的環境中長出。
生態,是的,我們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生態。
View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