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曹郁美
就地理位置、種族文化、生活習慣而言,越南與臺灣的關係緊密。
他們雖屬「東協」之一,但與它的鄰國泰緬等大不相同。(按,「東協」全稱為「東南亞國家協會」,包括現今的緬甸泰國汶萊等10國,當然也包括越南。)
為什麼說越南與它的鄰國「大不相同」?試想,走在臺灣街頭或任何角落,你無法分辨越南人。
他們的外貌與臺灣人相近,並不包頭巾,膚色也沒有那麼深。為何如此?因為他們漢化比較深;這就要談談他們的一頁滄桑史了。
越南北部古為百越國,南部為占婆國。西元前111年(大約中國的秦朝),百越被置於中國統治之下達數世紀之久。
據說在歷史上他們曾被中國攻佔4次,15世紀時亦被明朝直接統治20多年。
但他們都頑強地存活下來,韌性之高、漢化之深可以想見。
他們使用漢字、用筷子、推動儒學、中越通婚、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連女性的服裝看起來都像旗袍。然而到了19世紀中晚期,法國征服越南,對越施行殖民統治,他們又再度陷入異族之手。
許多以越南為背景的法國電影頗受重視。我個人特別欣賞凱薩琳丹妮芙與文森培瑞茲合演、1992年的愛情片《印度支那》(Indochine)。(按,「印度支那」四字是西方人給予的名詞,後來成為「越南」的代稱。)
再到後來有了越戰,從1955-1975整整20年間,人民陷入深淵,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的戰爭,影響極為深遠。
美國在越戰中不堪消耗,於是逐步把軍隊撤出越南,最終北越擊敗南越並統一國家,此時南北越才真正合體。
記得電影《越戰獵鹿人》嗎?它描述了戰爭的殘酷。關於越南人的佛教信仰,不必多想就是遵循「漢傳佛教」,連服裝都不是南傳的「偏袒右肩」。
以下我們就要說一件發生於1963年、釋廣德(1897-1963)的殉教事件。
當時的總統是吳廷琰,因為吳是天主教徒,在政策上(公用設施、軍人晉升、土地安置、商業利益、減免稅收等)明顯地偏袒己宗、歧視在越南占大多數人口的佛教徒。
佛誕那天,佛教徒欲懸掛佛教旗幟被制止,積壓已久、不滿的情緒遂爆發出來。
1963年6月11日的西貢(今胡志明市)街頭,66歲的釋廣德盤腿坐著,被事先安排好的五加侖汽油淋上,然後點火。
熊熊烈焰中坐著一個僧人,旁觀者驚呆、哭泣、號叫。
恰巧美聯社記者在場拍下了這一幕,此照片事後還得了普立茲獎,連美國總統甘迺迪看了也震驚。釋廣德在這場激烈自殺中捨棄生命,據說後來有許多僧人追隨他的腳步,自焚而死。
迫於壓力,吳廷琰的政策革新了嗎?十分緩慢,最後在陸軍將領楊文明的帶領下發動政變、捕殺吳廷琰。此後,政權更替了,釋廣德被冠上「廣德菩薩」之名,以他為名的紀念公園、雕像樹立了起來。
他為何要採取如此激烈手段?無非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捨我其誰」的浩然精神吧。
在古今中外的宗教史上為道殉身者不計其數,他們多半被人封為「聖者」而崇拜讚嘆。佛教反對殺生,「自殺」是不是殺生呢?那又是另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了。
來源:第325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