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呂松庭 圖.陳佳蕙
這天下午來醫院陪兒子玩拼圖,兒子的頭髮翹起來,很有型,我說:「真像原子小金剛。」
手塚治虫還活著的年代,原子是新鮮的科學名詞,如果他活在現在,那個小機器人,或許就要變成量子小金剛,或是幾奈米的小超人。
兒子要挑戰超過100張的拼圖,遇到挫折的時候,他會來摸我的手,可能希望我幫忙。但我自己也看不懂,只好說:「小金剛有7種特殊能力,你自己來吧。」
根據原來漫畫的設定,小金剛誕生於2003年4月7日。現在的時空早就過了,漫畫並沒有成為事實,但原子小金剛有個被製造者天馬博士遺棄的身世,因為兒子飛雄在交通意外中死亡,天馬博士無法忍受喪子之痛,製造了小金剛,轉移父愛。但小金剛不會長大,天馬博士最後放棄了小金剛產品,販賣到機器人馬戲團。我看著兒子手裡的拼圖,他的身形日漸長大,早就是個成熟的成年人,心智卻是不再長大的小金剛。
漫畫裡的超級英雄,似乎都被設計成坎坷的身世,蝙蝠俠的父母、蜘蛛人的叔叔、鋼鐵人的爸爸都離開了,小英雄在孤獨或被遺棄的意識中磨練成長。然而,我該如何磨練兒子,讓他學會我們想讓他學會的技能?我靜靜地看著,讓兒子繼續摸索前進,憑他的直覺和對圖形的概念,一塊一塊拼上去。
這個世界,對兒子來說,就是一塊塊的拼圖。
最後時間到了,拼圖只完成了底部,看到的是小美人魚和海底的泡沫,「這一片都是藍色的,每片感覺都一樣,算了吧。」於是兒子收起拼圖,開開心心去吃媽媽給他準備的牛肉卷和玉米筍。這是少數的,失敗比成功讓人開心的經驗。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