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妄想識滅即涅槃

撰文.鄭振煌

編按:

本文係節錄自鄭振煌居士講解《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沙門釋成觀撰註,〈一切佛語心品〉之二的內容:佛為大慧菩薩解說經中「如來清淨禪」的修法。為何只要滅第六識妄想分別,就可證涅槃?因意識滅,第八識的種子習氣就熄滅,依第八識而有的第七識自然不生,即可證涅槃。  

 


 

壹、外道四種涅槃     

世尊告訴大慧菩薩有四種禪: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以及如來清淨禪。如來清淨禪是如何證得如來成佛的,我們現從《楞伽經》第658頁開始,內容是外道所執著的涅槃,這裡所說的外道涅槃包括小乘所說的涅槃。

愚夫所行禪包括外道禪、凡夫禪、世間禪以及小乘的禪法。小乘的禪法被當成是愚夫所行禪,因此所謂外道有四種涅槃,就包括小乘所執著的涅槃為實有。

小乘所證得的涅槃是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因為執著涅槃有體,所以一旦證入涅槃以後,不能夠產生悲心,就無法促使小乘行者離開涅槃入世間廣度眾生。所以這裡所說的外道涅槃,也包括小乘涅槃在內。

經文:復次大慧,諸外道有四種涅槃,云何為四?謂性自性非性涅槃、種種相性非性涅槃、自相自性非性覺涅槃、諸陰自共相相續流注斷涅槃,是名諸外道四種涅槃,非我所說法。大慧,我所說者,妄想識滅,名為涅槃。

佛講四種禪中,如來清淨禪是證得佛的果位,也就是證得如來清淨性。接著說明什麼是佛所證得的如來清淨性,什麼是正確的果位,在講正確的果位之前,要先講不正確的果位。

成佛需有兩種德,一種是涅槃德,一種是般若德。《大般涅槃經》指出是以涅槃具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成佛就是要具有涅槃德及般若德,轉無明為般若,斷粗煩惱、細煩惱為涅槃,這稱之為般若與涅槃。為了要說明什麼是佛所證悟的正確果位,也就是涅槃德、般若德,因而要先提到四種涅槃。

「諸外道有四種涅槃」,涅槃是梵文Nirvāna之音譯,巴利文為Nibbāna,又翻譯成「泥洹」,意思是熄滅,也就是不生,不再有後有。「後有」就是未來的五陰之有,五陰稱為「有」,如果依境界而分,可分為欲有、色有、無色有。

依印度的宗教思想而言,在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半島以後,首先出現的宗教思想為「四吠陀」。其實它沒有講輪迴,所講的內容主要是現世,即這一世如果能夠靠著祭祀、祈禱,就可以跟神會合在一起而解脫煩惱。

後來《奧義書》出現,梵文Upanishad,才開始有輪迴的思想。佛陀時代的前後,有宗教的革新運動,為了反對《奧義書》裡面所提到的婆羅門神創造萬物的觀念,而有各種沙門主義出現。沙門就是出家修行者,婆羅門是在家修行者。

沙門主義最重要的是有六種外道。佛出現以後,所說的法跟六種外道思想不一樣。所謂外道就是心外求法,往外尋求斷絕輪迴的原因。而佛法是靠著每一個人的戒定慧,成就以後就可以斷煩惱。

《雜阿含經》講不受後有,如果修行成功,就是「梵行已立,所作皆辦,自知不受後有。」也就是不會再有五陰的相續未來。五陰相續就在梵行已立這個地方斷了。梵意思清淨,就是修行有了清淨心,不再對色、受、想、行、識五陰有所貪愛。不再貪愛,相續之流就斷了,就不會再有未來的五陰。不受後有就是不再受未來的五陰。

《雜阿含經》指出「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並沒有一個「我」在輪迴,只是五陰相續。眾生所執著的我,只不過是五陰的假合,當知道所謂的「我」,只不過是五陰之後,就知道五陰是苦的來源、是無常。

五陰如果是苦,就沒有什麼好貪欲、好執著的;如果五陰是無常,就沒有生死這一回事,不過是五陰的生滅、無常變化而已。如此就「梵行已立」,對五陰的貪著就斷了,因為了知五陰是無常、是苦的,也就能夠入無相、無願及無作解脫門,因而證涅槃,這是佛所說的。

《雜阿含經》所說的是「不受後有」。佛滅後,進入部派佛教,輪迴的思想逐漸出現,成為佛教的主流,其中主張輪迴最為明顯的是犢子部。犢子部認為有一個「非即蘊非離蘊,不可說我」,持續地在生死輪迴;一切有部也認為一切法都有體,所以就建立了「有」,所謂生有、本有、死有以及中有的輪迴觀念。

這些有輪迴、有我的觀念產生了以後,其實是已經離開了佛在《雜阿含經》所說的無我,也就是「梵行已立,不受後有」的觀念了。因此大乘才會提出緣起故性空、一切不二的中道觀。

了解背景以後,再來看《楞伽經》所提到的諸外道有四種涅槃,這是佛陀時代有所謂六種外道。佛滅後,來到部派佛教,產生非常濃厚的哲學思想,印度各種宗教以及哲學派別紛紛出現,有所謂六派哲學,包括在經典上批判的對象如數論派、勝論派都是屬於六派哲學之一。

 

本文摘錄自鄭振煌教授《妄想識滅即涅槃》一書

Views: 181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