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顏靜 插畫.阿怪蜥
雖然四期教育的教材編撰和歷程,歷經多年後已稍作調整,但心道法師當初將四期教育定位成「成佛的學習和教育」的初衷並沒有改 變,經歷歲月後更感受到心道法師的深謀遠見。多年前,在靈鷲山的祖師殿中,有這麼一場答客問。
第一問:根本上,您對當前大乘佛教發展的觀察?
答:我並不是說,大乘佛教有什麼問題, 但我覺得大乘佛教走向人間佛教,會比較趨向建設人間的善業,會像基督教的發展那樣,去幫助弱勢團體,去監獄、向販毒者和雛妓做接引和弘法,後來也會發展成結合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思緒。這樣關心弱勢團體的身心靈、照顧他們的信仰是很好的,但只做到這樣是菩薩道的作法, 對於解脫道,也是我們出家人的追求。
解脫道就是菩提心,也就是成佛的心。行菩薩道是入世的心,要去圓滿人天道,但菩提心在那裡,還是要能夠呈現出來。佛陀既是「自覺」和「覺他」,若「自覺」的部分尚未修好, 就開始投入做「覺他」,也只是在做一個樣板, 所以,「菩提心」和「菩薩道」應該是雙軌同行的。
第二問:對兩岸三地佛教界所遭遇問題的觀察?
答:中國大陸當前的佛教發展,關於解脫道,多半只在學術和理念上鑽營。中國大陸的菩薩道,也一直還要多加努力,政府近年來雖給了開放的空間,但畢竟能做到的還僅是少數, 做菩薩道變成一種樣板。這跟大陸的一胎化政策與社會風氣有關,也許那個社會思緒就不是這樣的氛圍。
用佛法來安慰人,這是好的,但一定要能發自內心徹底地實踐出來。內陸許多地方只是把廟當作一種樣板,感覺過於現實,若只為利益著眼,儒釋道的原本思想卻被遺棄,這樣的做法一直下去,佛法會慢慢地看不見,慢慢地消失掉。任何的法統都需要文化的傳承,要是沒有人來學、來傳承,人們對文化不再尊重,那個文化法 統就會走上斷裂的命運,佛法也是這樣。
生命的價值是什麼?從哪裡來?如果從文化來思考這個問題,探究深層的人性,人跟人內在的提昇,符應人格品行和德行,這才是文化價值的根本義理,佛法,當然也屬於這樣的範疇。
第三問:對臺灣宗教界商業化和消費主義的觀察為何?
答:其實,所謂「商業化」和「消費主義」, 指的應該是廣宣手段和產品的關聯,那屬於包裝的手法,但我覺得臺灣的宗教界還守著心靈的內涵,在佛教界,佛法的根沒有遺落。基本上,宗教的內涵有靈性和物質這兩塊,兩者既有分別, 但也可以並存。
我們常說,靈性不要被物質所束縛,才能夠彰顯人性的光輝。如果只有物化卻不再存在靈性,人和人之間就不會有良知的介面。在靈鷲山,我們總是從鞏固基本教育著手做起,目的也就是要來彰顯靈性的光輝。
近幾年,中國大陸一直在模仿臺灣佛教界的做法,但多半只模仿到產品包裝和物質的那一面,對佛法的基本教義這一塊卻往往找不到了, 這要從生活面和社會制度裡面整體來作檢討和配套,才能把佛法的精神找回來。
第四問:您覺得大乘的傳教方式,是不是受到基督教傳教方式的影響?您主張的傳教方式,如何號召年輕的族群?
答:這 50 年來,或更早的這百年來,臺灣佛教界的傳教方式,都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尤其對年輕族群來說,從宗教的傳教、文創作品到禮俗文化,都籠罩在基督教的範圍內。基督教的傳教是有結構、策略和方法的,他們的強勢和有效的做法,其他的宗教力量很難不去注意到。
臺灣的佛教界,當年有幾位太虛大師的學生像慈航、南亭、印順、道安,把佛法從大陸帶過來,也帶來了「叢林」的模式,他們希望在臺灣再造叢林,像佛光山的發展,現在儼然就是一個大叢林。其他的幾個教團,也慢慢地朝這個方向發展。
叢林其實就是一個「十方廟」,可以廣納其他的修行者進來,在這個過程中融進了各方面的文化,成為叢林發展光大的養分。這方面, 佛光山是做到了。我們靈鷲山只能算是一間子孫廟,不是叢林,我們也一直想走向叢林系統的管理和組織,依照叢林的理念從事日後的布教和弘法。
我主張的傳教方式,主要是從活動來作接引,盡我們所能來作善緣,把大家接引來親近佛法,這些活動包括法會、學院和禪修。接引大家成為佛教徒後,你想去哪裡修、或者要離開這裡,最少,大家都已是佛陀的弟子。
當初靈鷲山有了基本的組織後,我們就開始用「慈悲與禪」的宗風來運作,將來我們會用「四期教育」來接引大眾和年輕世代,「四期教育」將會是靈鷲山主要的內容,也是一個普遍性的產品。
第五問,請介紹「四期教育」的理念和內容?
答:2014 年靈鷲山封山,也是要為推行四期教育積極地做好準備。「四期教育」就是用佛陀的圓滿法教來貫穿僧俗的教理教制、組織和弘法的。
有時大家會問我是不是要辦學校?要怎樣辦教育?「四期教育」並不是為了拿文憑、追求學問那樣的教育方式,而是去信解佛陀成就的內證歷程,然後行證到自己的生命世界,一切眾生在輪迴中都必然會歷驗這樣的生命學習而致圓滿成就。
大概我是在 1998 年一次秋季禪七前夕,把「四期教育」的概念理悟出來。那時宗博籌備已經到快成形的重要階段,我覺得有了這樣的平台,還要延伸到佛陀整體教育呈現才會延續長久,讓宗博的理念被連結與貫穿。
我內心感到與釋迦佛很有默契,與觀音很有感情,修法得力的時候,一想到釋迦佛的恩, 我會掉淚,想到釋迦佛傳下來這麼好的法,我們做弟子是怎麼回報釋迦佛的?如果我們自家都不珍惜佛陀的法,佛教怎麼會有好的僧才人才? 怎麼做傳承?所以,那時我就想如何把三藏十二部經典的精華抽出來,讓現代人都有福音。
事實上,教育是我們出家人對釋迦佛的責任。佛陀的教育就是教眾生一條生命的「活路」,讓眾生了解他的「活路」在哪裡?度眾生的工作,除了用愛心,其他什麼辦法也沒用。佛 陀的法就是祂對眾生展現的寬廣深遠而無微不至的悲憫與慈愛。「四期教育」展現在佛陀自身的驗證,是生命實踐學,也是佛的法統,我也一 直是不離開佛的法統,才來做這些度生志業的。
佛陀的悟道過程就是「四期教育」,所以我們發展「四期教育」不能離開佛陀的教誨和經 典,經典講的都是實修的。這「四期教育」會有一個成果,就是佛果,不是用一果二果⋯⋯四果這種修道順序來說,是會證到了脫生死、斷煩惱、有願力,然後用願力去成就到佛果。「四期教育」一定是可以成佛的,不然它的推廣價值性就沒有了。
事實上,完成「四期教育」不只是一生一世,也是生生世世的生命大學習,既是從出離心,也是菩薩道的圓滿,這個教育是寬廣無礙, 從哪裡都是切入。所以把佛陀的法發展成「四期教育」就是為了去實踐用的。不論解行全部都是叫實踐。它就是教你怎麼在當下去做?怎麼在生活中禪定?在生活中怎麼去修行?怎麼達到戒定的生活?再來是怎麼達到智慧的開啟? 用戒定的生活來達到一個智慧的開啟,所以「四期教育」整個是一個實踐的過程。
每個期的教育都可以做為對治,都有它的教育對象和目的。譬如說是不是終生在阿含裡面?都可以、也可以;比如說阿含期的成果, 可能到四果羅漢,然後緣覺、菩薩就沒有辦法, 沒有在願力上去實踐的時候,後面就沒有辦法完成。
簡單的說,「四期教育」就是學佛之路, 也是一套完整的佛陀教育學程。完成了四期教育,既是出離心的完成,也是菩提道的完成。每 個年齡、階層的人都可以進入四期教育,找到相應的教材和課程。像摩門教也是根據各個年齡層的需要,研製出不同的教材,這是一套活潑的, 也讓大眾能夠接受的教育。
所以,「四期教育」是很容易理解,也很生活化的,當然萬變不離其宗,不能離開佛陀的教誨和經典,我們可發展出各種教材和教案, 可以引述、詮釋經典,適應現代人的聽覺和視覺,不會覺得一開始就去排斥它,讓不同的面向的人,都可方便進入覺性的大海。我曾經說過:
「用世間法包裝佛法,而不是用佛法包裝世間法。」每個年齡層的人都有學習的慣性和心理, 若是對小孩子,我們就用他們的語言編寫教材, 對青少年,當然也是如此。這套教育,將會是適 才適用的。
比如說,「涅槃」是佛法中的重要理念, 原典中指的是「火的熄滅」,這當然有著詮釋和實踐的多種面向,但在教材裡,若是針對孩子, 我們會說明「涅槃」其實意味著「生命的原點」和「起源」,我在傳授九分禪時,其中也會提到「讓心回到原點」。若到了青少年或者成年人,我們當然有各自相應的教材。
佛法中提出「涅槃」,要面對的是無盡的苦海,要處理的是苦的問題。人的貪慾這麼旺盛,所以不管做什麼事都要行中道,求取平衡。像是提倡環保,我認為也是要保持平衡,追求人、物種和環境的共生。有人提倡要返回到原始,然而從現在的文明發展來看,這有可能嗎? 尋找並遵行中道,意思就是說,大家都可以活下去,你可以活下去,我也可以活下去,這是我一 貫以來的想法。
當然,「共生」也不是只顧著眼前的光景而言,對於生態,我們必須有更深謀遠慮的眼光。政府的政策,想事情的方向,不能只想著有 沒有利益,只想到做生意,如果最後什麼都只是商業掛帥,那就只是在搞破壞。
第六問:教團如何從商業化和消費主義中另走出一條路?
答:教團為了常續發展,當然也得要有經費,經費來自十方募款,也來自產品。但我們所 推出的產品,能做的也多半在教育和弘法。一般教團開發的產品也是文創、醫療、教育、文化和 慈善事業。大家都是為了想對社會盡一份心力, 為社會盡善,讓世間能有個善的循環。
第七問:趙樸初老人曾說:「莊嚴國土, 利樂眾生」,也是您建設道場的指導原則嗎?佛法義理可不可以規範人間?
答:莊嚴國土通常會聯想到宏偉的建築和浩大的景觀,但我建設道場依循的是環保、文化、教育和慈善的原則,我要的是一個道場,能 夠讓身心靈都覺得舒服,利樂有情。我建設道場的觀念,和這句話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我追求「反璞歸真」,人心向善,讓大家來到道場, 能從大自然去觀看到東西,生活中的種種,就是充滿禪的環境。
有很多廟蓋起來,只是想著蓋廟,卻沒有去想功能,這樣就麻煩了。究竟這間廟蓋起來後要怎麼用,有多少人會來用?怎麼讓來用的人, 心不會變得奢華,偏離了佛法的正道?如果一間廟、一個道場能設想到這些問題,即使一草一木都會是莊嚴國土。整個道場裡面,沒有一個地方是不莊嚴的。最近靈鷲山在聞喜堂邊蓋了一座木屋,就讓人覺得外觀很順眼,走進去也覺得很舒服。那間木屋的功能是要當作客堂,是有實用性的,但整體傳達的印象,當客人和信眾來到靈鷲山,都能感受到一種純粹的喜悅和快樂。
山下福隆地區的聖山寺,有人覺得看起來頗為豪華莊嚴,那裡的功能是當成活動中心,可供信眾來住宿、朝聖和學習,依照功能而有建築美學上的不同。而且,聖山寺的建設基本上能夠造福地區,讓貢寮區變成一個有信眾來到的聖地,也讓地區繁榮起來。同樣的道理,你說佛光山蓋的佛陀紀念館,對南部地區有沒有價值? 當然是有的,蓋了這座佛陀紀念館,讓南部的鄉親和經濟繁榮發達起來,很多信眾是由這個管道認識和接觸佛法的,也造就了臺灣人的福地。我們把道場建設得讓來到的人對佛法有好感,願意開始學佛,即使他們後來是到別的地方學佛, 那也是開啟了一段善緣。
普遍來說,大陸的寺廟較偏重觀光功能, 變得物化,現代化叢林一直蓋,但要像臺灣人這樣的人情味和靈性面,反得要來跟臺灣借鏡。佛光山的建設同樣巍峨莊嚴,但佛光山的建築是設計過的,去到那裡會有淨化和轉換的好處。若是雖然有時滿滿人潮,但建設和人的感情連不起來,感受不到靈性。
第八問:太虛法師提倡人生佛教,有某部分是呼應民初的國民性和民族性,現在臺灣的國民性對佛法的需要呢?
答:太虛法師當年周遊過全世界,接受了西方的思想,他提出的人生佛教是一種帶著世界觀的佛教面貌,也呼應著現代人的需求。
在太虛在世的民國初年,時局動亂,法師們必須趕經懺做法事,很多人瞧不起和尚,不願意出家,是因為他們不願做只能趕經懺的這種出家人。太虛大師當年已經注意到了這種時代的弊病,他提出的人生佛教是要菩薩道和出離心並行的。譬如,你看在韓國佛教為什麼一直比較式微,反而是基督教會大行其道,因為要弘揚佛法,只有趕經懺,做人間的事務卻無菩薩道, 畢竟還是不行的。
太虛法師是這樣說的:「故人生佛學者, 當暫置天、鬼等於不論。且從『人生』求其完全以至於發達為超人生、超超人生,洗除一切近於『天教』、『鬼教』等迷信,依現代人的人生化、群眾化、科學化為基,於此基礎上建設趨向無上正遍覺之圓漸的大乘佛學。發菩提心,學菩薩行。」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臺灣現在還是不純, 出離心方面還是不夠。如果佛法的弘法工作從一開始就對基督教的做法照單全收,顯然那還只是「西方的視線」,但現代佛教的真正面貌要如何能夠成形顯現,走出一條佛陀教誨的路呢?
那條路,要回歸到佛陀當年的路去尋找。當年佛陀經過 6 年苦行,後來在菩提樹下悟道後,展開漫長的弘法,隨著腳程,他一面弘法, 一面教育,但一面也在開悟。其實,這也就是佛 陀的訓練,要把出離心當作一種訓練,練到能覺察生死、了斷生死,鞏固了出離心後才更能奉獻給菩薩道的願景目標。有了出離心的訓練,出家人的人格教育才會完整,才不會在人間的事物中迷失,繼續著佛教的弘法和修行者雙行的角色。
第九問:您早年的苦行和後來的接眾,總要保留閉關的時段,兩種生活型態比較,您怎麼看待?若現在的年輕人已無苦行修法的背景, 怎麼吸引他們來修行?
答:接眾、度眾,需要連番的動作,有時生活會過得應接不暇,會有上氣不接下氣的感受。閉關就是要把心轉移到修法,要冷卻下來, 不能有太動的時候。現在,我在閉關前需要有 2 到 3 個禮拜的準備期,在這個時間內讓自己的心定下來,寧靜下來,隔絕外界的喧鬧。
接眾的時候,常常會接觸到年輕的信眾, 會問我五花八門的問題,也有人嶄露出修法的資質和疑惑,好像看到我當年的影子。但是,說 到修行,其實得看個人的因緣和際遇而有不同。
但無論怎樣,都要掌握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斷生死、了脫煩惱,達成自我的提升。所以,必須下定修行的決心,不成功就決不會停止,這是轉凡入聖必經的過程。
說是這樣說,我知道要下定決心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有志學佛的人要以修行為前提, 用這一生來把修行堅持地做下去。有機會的話, 常常來參加精進閉關,從 7 天的短期閉關開始, 然後 10 天、21 天、49 天這樣的延長下去,等你閉到能夠體會到禪修的好處,就是「精進」的意義。
嘗到了閉關的「甜果」,之後進到非要閉關不可的階段,短則需要 1 年到 3 年,最起碼也需要半年,過了 3 年,才會有些初步的成果。在靈鷲山,我們一直朝這樣的方式在做規劃。
當然,我們總認為年輕人血氣方剛,要修行靜坐坐不定,怎麼會乖乖地來禪修?我自己年輕的時候很喜歡看武俠小說,也嚮往裡面提到的佛法和修行境界,看小說看到很會修行。我從那時候就相信,練武練功和修習佛法有一脈相通的道理,心態上有相通的地方。小說裡,許多 武俠高人都會練習打坐和吐納,還有人會練氣, 這些,都是一種養成的過程。
如果你確實對禪修感到興趣,願意來嘗試一探,可以從短期的夏令營、佛學營和禪修班開始,不要急,也不要有一步就登天的想法,有了 這種功利的想法,反而妨礙禪修的進程。
第十問:苦行和實修的次第,怎樣規劃出一個可以終生投入的生涯規劃,如果還是要回到人間,其「投資報酬」為何?
答:對我來說,早年的苦行已變成了我的生活習慣,這幾年忙著接眾,沒有太多的時間回到塚間修,我常常會懷念那些寂靜的苦行日子。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做到的,修行的次第和優先順序,還是得靠個人去衡量。
一般來說,會從 7 天為一期的禪修開始, 再進展到 10 天、21 天,慢慢到 49 天,然後再進到 1 年、或是 3 年這樣的長期閉關。密宗是比較講究修行次第的,但密宗的講法是最少要 3 年3 個月又 6 天,才算打下修行的底子,把底子打好後,才是修行的開始。如果在前面 3 年內,受不了凡欲的誘惑,動搖了道心,那就前功盡棄了。要過了這個試煉期,才會進入釋迦所說的大圓滿,當然,那也還是攀到門口,還沒有真正的 進入門戶。
修行者要自己去看,不僅用眼睛,也要用心眼。根據自己對佛法的信解,得證後就不再有惑,一心一意地做佛的弟子。
怎麼說「投資報酬」呢?行八正道就是你非常值得投資的事,只要能行正道,從心性通法性,一路通到得初果,那就會是一個修行者喜悅的「報酬」。
我們每年年底都會舉辦華嚴閉關,讓海內外的四眾弟子們一起參與這場華嚴盛會,就像每年 7、8 月舉辦的水陸法會一樣,這兩個法會是我們靈鷲山很大的特色。華嚴是成佛的境界、成佛之道,而水陸是讓一切眾生能夠入道的法門。
我們從水陸法會接引大眾,讓大家能夠從三皈、五戒、十善、八關齋戒、菩薩戒慢慢地薰陶,次第進入,逐步學習認識佛法、成就佛道, 從戒定慧進入成佛的路。而華嚴,如前所說, 就是成佛的境界、成佛的方法。菩薩道從十信、 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成就佛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十地,而這十地的修學過程與我們靈鷲山的四期教育是相應對的。
四期教育就是阿含期、般若期、法華期與華嚴期。
阿含期的學習是為了鞏固我們學佛的方向、目標,在生活中建立好的軌則、生活的方法。因 為我們平常一般的生活就是依著業力而走,遇到好緣時我們就是善,遇到惡緣時我們就是惡, 善、惡緣不時地在生命中發生,過去的因緣果報造成今生的恩恩怨怨,而今生再繼續創造未來生的果報。所以學佛的第一步要從生活中養成戒、定,來產生智慧。
第二個般若期,般若就是解脫煩惱,讓我們產生無漏智慧,斷生死、斷煩惱的般若空性的智慧。我們從阿含期的生活學習中慢慢去調伏我們的心,能夠調伏這個心,我們才會產生智慧, 所謂的智慧也叫做般若,也就是把所有的無明煩惱,通通從般若的觀照裡面,能夠脫離我執跟法執的束縛。
第三個是法華期,從阿含期成就涅槃,般若期達到自他不二之後,我們在一切的因緣上就不會產生對立關係,從這裡才能夠發起菩提心, 願成佛度眾生。為什麼這個時候我們能夠發起菩提心呢?因為沒有了私心、也具足了解脫力,這個菩提心裡面就只有利他度眾,過失就很少了。而且菩提心會連接起很多的因緣,讓每一個眾生都連接成為成佛的種子,然後成就佛國淨土。
最後就是華嚴期,華嚴世界就是佛的果地, 想要一窺華嚴境界,要從禪修下手,當禪修到明心見性就會知道,原來佛所講的的確真實不虛, 佛國真的就是這樣。
從戒的攝心,定的專一、離戲,般若的一味,到最後無修無證的佛果,這個過程就是讓大家都能夠從四期教育裡面得到成佛的學習。這是我們從 2015 年開始要加強的教育內容,希望大家都要變成成佛的種子,都要變成傳播佛陀的法教的化身。
四期教育不僅僅到初果,一路貫串下來, 是要做到成就佛果的。用阿含、般若、法華到華 嚴教育,證到了脫生死、斷絕煩惱,用願力去成 就佛果。如果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四期教育就沒有價值了。
如果只到阿含期,只是到四果羅漢,成了聲聞、緣覺,但成不了菩薩。沒有接下來的法華 和華嚴教育,後面的願力就會空掉,還是沒有辦法完成成佛之路。
第十一問:四期教育會不會有知識、方法和本體混為一談的問題,而每一個教育都可成為一生的教育歷程,如華嚴教育可深化成論著的開拓和宇宙觀的探討,無須在不同的教育進程間跳動、轉換?
答:四期教育就是成佛的教育,重視願力, 也重視實踐的過程。有實踐力的生命,才是邁向成佛的道路。如果前半段的教育有 5 分,後半段的教育有 10 分,前半段學得很好,但後半段不行,畢竟還是不足以成佛果。如果信心和見證度不夠,容易遭受到外界誘惑,要貫徹到後期的教育,還是有困難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有個概念:無論知識、方法和本體,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實踐。實踐 的目的是為了達成理念。沒有能夠發揮實踐的教育,就只會是空談。
你也可以 說, 你要專攻法華或者華嚴, 但佛陀的教育, 就是從阿含、般若、法華、華嚴這樣過來的。就像美國獨立美生會(Freemasonry)的入會儀式那樣。有個傳說,上帝准許一名石匠來蓋聖殿,卻引起其他工人的忌妒,他們拿鐵鎚攻擊這名石匠,把石匠打死了,這就是美生會的起源,「美生」就是英文裡「石匠」的意思,美生會建立起來後,入會的人都要扮演石匠,經歷、模擬那個被打的過程,也象徵著度過考驗。我舉這個故事是想說, 在佛法教育裡,我們也模擬佛陀的生命,用一生來進行四期教育,怎樣在生命中傳承佛陀, 怎樣在生命中進修,過戒定的生活,開發智慧, 實踐慈悲願力。
有人說,會不會現在的社會過度放縱物慾, 尤其是資訊過度發達,大家在電腦和手機裡毫無忌憚的發言,有時會犯了妄語的戒,網路上缺乏仲裁的機制,所以特別需要阿含的戒定內收。但是,如果只專攻阿含,那也是這個社會的弊病。
佛陀的教誨,就是一個完整的四期教育, 如果學佛法都只取阿含期的戒定,終究還是缺乏整體觀。佛法的教育也不僅是從小孩到成人這樣循序並進的學習方式,佛法的學習是從信解著手的,信指的是怎樣信因果法,信佛法是離苦得樂的法,在教育的進程裡,以解脫自在的生命, 做利益眾生的事。
第十二問:教育學裡有「同心圓」的概念, 近年來在臺灣教育界頗為盛行,四期教育是不是也適用「同心圓」概念,如何能做到「適才適性」的教育理念?
答:所謂「同心圓」指的是「從近到遠」層層發展、學習,前面的學習是後頭學習的認識和知識基礎,就像要先學英文字母,才能開始學習單字的道理,但我們要推廣的四期教育, 不僅是佛陀的成佛之路,還有個重要的精神,就是要找到「學佛的系統」。
佛陀的教誨由弟子紀錄,傳下了三藏十二部經典,但能夠全部看完的人卻並不多。以前大家讀經,都憑各自的悟性和緣分,看到那裡就算到那裡,後來也各自有所成就。然而,如果不能 用整體觀來看佛法,那麼,佛法的教育就不能算是完整。
四期教育不適用同心圓概念,但是是個佛法的系統,是前後連結的。進入四期教育,只有一個立場:就是要到達成佛之路。學到後來 有什麼嗎?什麼都沒有,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就是佛法。所以你問:四期教育到後來有什麼樣的立場?我的回答是:「沒有立場。」有了立場, 就不再是佛。
佛法只說一個真性、空性,講是這麼講, 但凡子的生活裡,感覺一切都那麼的真實,一切都是存在的。所以,我們就需要四期教育的過程,來把這個幻象解開。佛法可以解開這些東西,解開以後,就沒有什麼東西是存在的,也沒 有東西被否定掉,有了這樣的理解,其實是般若的智慧了。真實的理解世間的現象,就是般若。
四期教育便是這樣的一個過程,隨著教育的過程抽空、剝落,最後就全部都抽空了,這是玄之又玄的,不能用傳統教育的累積知識來論、相比較。
四期教育的目標:學到最後心無可得、心無所生。也可以說,四期教育是一種解剖的環扣,對現象的觀察和解剖,透過這個過程,了解現象的無常和空性。在四期教育裡,你受的是一個非常清楚的理路,一個非常有系統的行為理路,才能讓你變為一個佛法的實踐者。最後, 讓你的心變得很閒,不再爭逐浮沉於物慾間,但要到達這個境界,你就先得有系統地理解現象, 如果沒有事先的理解理路,下過這份功夫,你的心還是會為現象所魅惑,時時會動心,你會覺得世間的問題很多,這其實就是一個人生最大的問題。
沒有悟,你就沒有辦法閒下來。這個功夫,也就是我剛說的「解剖」,把現象一層一層的解剖下去,解剖到最後一無所有。從對十二因緣的理解一路下去,破五蘊,觀到它的空,破觸和受,觸受一破,愛能捨,方才能轉識成智,這時, 你才能真正的閒下來。
你看,虛空閒不閒?虛空裡有什麼東西? 虛空裡並不是一無所有的,虛空裡有多少塵沙、粒子,虛空裡包藏著多少的東西,但虛空卻很閒,因為,「空」很閒。「空」可以藏很多東西,可以設存,但「空」也是無念無住無相的。在「空」裡面,一切皆變得可能。
第十三問:四期教育和五明的關係及呼應?
答:五明是一種工具學,所謂「明」,就像敲擊燧火石,或是鑽木取火,心整個明亮起來。
其中所提到的「內明」,對應到從阿含期到般若期的教育,法華期的教育則對應到其他四明,即「工巧明」、「醫方明」、「因明」等, 因為法華期教育就是要你懂得為什麼要度世,用什麼方法和工具去幫助世人。
用現代人的語言來說,佛陀的教育就是種「啟發式教育」,太虛大師辦閩南佛學院,慈航大師來臺灣辦佛學院,四期教育和他們的興學擁有相同的精神,同時,四期教育既是啟發式教育,也和印度的那爛陀大學的教育一樣,都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
第十四問:四期教育的師資要如何培育, 什麼樣的人可以來教?
答:們會編製一套教材出來,如阿含有四本經,我們會把這四本經的故事、譬喻融入到教材中,老師在教的過程裡,一方面也會加入他們自身的經驗。教授四期教育,是一個理解而實踐的歷程,講經就是理解,實踐是跟著讀經一起發生的最後的目的,也就是要了解佛性。
所以,我要求的是能夠實踐的老師,自己有這方面的專業和實踐力,這樣才能勝任教師的工作。
阿含方面,在緬甸有頗多修證的老師,到了華嚴期教育,要把華嚴的多元世界解釋清楚, 這方面的老師就比較少一點。法華期的教育,要處理的是我們能為這個世界做什麼。阿含期有四本經典,般若期讀的是六百卷的《大般若經》。法華期就是《法華經》,華嚴期則讀《華嚴經》。
我們已著手研擬教綱,教法會要求統一。老師們不一定是法師,事前會經過我的挑選和潤滑,怎樣教怎樣進行都會有一套準則。
在四期教育裡,每讀到一部經,就是一個學習的方向。就算你資質好,悟性高,我們也不 建議你跳級,畢竟,如果不循序次第,就不會有 完整的學習。
基本上,每一期約 3 年,所以這是一套 12 年的教育歷程。如果是天才,進到教育體系來, 或許會有 3、5 年就完成的人,但最好還是循著這四個歷程。
所謂天才,當然就是悟性高。對於佛法來說,佛陀當然是名天才,但佛陀前前後後也經歷過這樣的學習,由這四期的過程,產生後來自發性的成果。只要照著這個軌道,順著流程, 就能自然性的造就佛性。所以,這是一套完整的佛格教育,我們在這個過程裡學習照見自己, 圓滿大眾。
在阿含期學習戒定的功夫,如果滿分是 10 分,可以得個 4 分,要到華嚴期佛性才會完成展現出來,但如果沒有悟力,那還是不行的。你能 夠成就幾分,圓滿幾度,最起初還是靠你的思維,也就是你的腦袋夠不夠有悟性,你的思維能夠達到怎樣的圓滿程度。思維的圓滿,才能達到不思維的圓滿。當你的思維圓滿後,就是不思維了,不思維,也就是圓滿的思維,在這個時候, 不會有做作的不思維。
要做到不思維,其實很簡單,放下就可以了,一切都要放下,我說是一切,但你或許會 問,要放下什麼東西呢?第一,放下自我。第 二,放下物跟我。第三,放下你跟我,到底你跟我之間,有還是沒有?在阿含的教育裡,我們就會去處理這個東西。
第十五問:禪在四期教育中會不會出現, 它的定位如何?
答:禪就是不思維的教育。禪宗的公案、機鋒這些教法,原本就是要人不思維,放下一切。譬如說,當你在吃水果的時候,老師問一句:「有沒有這個人吃水果,吃水果的是誰?」
有了理解,實踐解脫才會變得可能。在實踐以前,你還需理解,知道要從什麼解脫出來。解 脫以前,我們在世間的牽絆、牽扯太強,起心動 念皆是煩惱習氣,所以,理解的歷程絕不可少。
對禪來說,什麼是不思維呢?我來舉一個例子吧,譬如,你怎麼去思維虛空?你看看你的四周,哪裡不是虛空,哪裡有語言文字?這是禪宗裡常用的一個公案,透過理解、實踐、解脫這 三部曲,我們才會從思維進到不思維。禪宗的重參、重關、牢關,指的則是在實踐以後的經驗, 其實也就是在實踐中的一個說法。
這個不思維,要怎麼去思維呢?尤其,要怎樣用語言文字來做表達呢?可以說,沒有目的性,無欲無求的作為,就是一種「不思維」。 無得無失,無欲無求,這也是四期教育的目標。
你不要用傳統的教育觀念來認知「四期教育」,或許,四期教育也可以稱為「實踐學」, 會更符合它的宗旨。我們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佛法到底說了些什麼,佛陀世尊說,他沒有 說一句。理解佛法的真實義,才能對四期教育有一個真實的理解。
禪宗所說的「正法眼藏」,如果要給個定義,就是「正確知見的儲存」,儲藏起來的,就是本有的知見。
禪是相當中國化的佛法,從唐代起就在仕紳名流間廣為流傳,留下了許多詩人、禪師所寫的禪詩,但是,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發展到 後來,真正修禪的人太少,太多人只是用想的, 太會想了,太會鑽禪機了,就變成了「口頭禪」, 失去了禪最重視的實踐力。但禪宗歷千年而不衰,仍然很吸引現代人,也非常適合解決現代人的問題,因為在人生和世俗生活裡,現代人常感覺迷失,禪原本就是直指人心,要問一個問題: 人怎麼找回自己?
禪淨,其實,就是淨相而已。
現代人修禪,是要用禪來圍堵自己的想法, 想法,無非都是塵垢。接著還要繼續去參悟,到 底什麼是禪?
從禪的觀點來看四期教育,這個歷程本身很美,也非常的藝術,它其實就是一種佛法的實踐。一般人對禪的理解,和生活美學脫不了關係,在四期教育課程的主體外,也會加進美學的課程,這應該相應在阿含期和般若期的學習裡。但我還是要再做提醒,四期教育的主體,總不離四聖諦和十二因緣,佛法萬宗不離其本。
第十六問:從世俗條件來看,修習過四期教育的人,會得到什麼東西?
答:求解脫、成佛就是四期教育最大的成果,當然,我們也準備給修習者頒發證件,註明 你在哪一期讀到幾年級,還會給評分,比如你讀阿含期得到幾分。
第十七問:四期教育背後的教育哲學?
答:我們最主要的目的,當然就是把佛法傳下去,這也是項傳心的工程。佛法並不是唯心論者,但心就是一切。四期教育也是種求生主義,是實用的,人活在這裡,要靠四期教育去尋 找出路,離開了這裡,它就什麼都不是了。將來,四期教育是一個生命的家,也是靈性的家。 四期教育既一元也多元,就看你要從哪個地方、哪個時間點切入。
這樣說了一大串,什麼是四期教育呢?它就是完整的實踐佛法,除此之外,不會再有這麼完整的了。它是人的,人格的教育,也是佛格教育。
當年,佛陀在得道前也是經過許多老師的教導,唯有經歷過前面這段時間,後來才可能得道,最後的得道,是有個時間因緣的。而四期 教育提供修行者一個契入佛法的方法,那原本就是佛陀的成佛之路,學生學習如何契入佛法, 最後可得自己成佛的時間因緣。從理解到轉換, 轉識成智。
來源:有緣人月刊288期
Views: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