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顏靜
從第一座桑耶寺在西元八世紀建成後,悠悠一千兩百多年,是藏傳佛學最重要發源地,更是西藏第一座具備佛、法、僧三寶的正規寺院,寺內建築按佛教的宇宙觀進行佈局,更令內外讚嘆。當我們進到苗栗後龍的台灣桑耶寺,更覺得耐是一個遠離喧囂的小宇宙,領略藏傳佛教的神秘幽遠,五彩繽紛的格局中,所要讓我們體悟的。當年蘇南嘉措仁波切傳承蓮花生大師在台灣的這棟佛寺,在五趣的大千中的最終覺悟,如同《紅樓夢》賈寶玉歷經大觀園的悲歡離合,華麗的燦爛和人去樓空的葬花,他日葬儂知是誰,林黛玉晚景的淒涼。
從苗栗後龍歸來,靈鷲山是常去的。在靈鷲山和聖山寺,三教合一的法脈更表現在融合統攝卻異常和諧的空間裡,在靈鷲山,你可看到中國南方的樸素建築,有小乘的佛塔,有觀念非常後現代主義的天眼門,有窗明几淨的禪堂,四根枯木的禪藝術,枯寂地要你絕對放空。當然,在福城,你更發現了當代科技進入佛教世界的典範。
常想,當台灣桑耶寺的仁波切來到靈鷲山交流,應該更有一番領略吧。十步有芳草,日前仁波切造訪,更寫下了如下的扎記。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僧眾
誠摯的佛法教育交流
仁波切慈悲開示,寺院的佛法教育,正穩健地在內外持續推動。這份教育的實踐,既體現在各分會與寺院的日常運作,也展現在一堂堂共修課程與僧眾講授之中。寺院中,多瑪課、法器課及各類佛法課程接續開展,逐步奠定穩固紮實的學修基礎,這一切,都是未來佛學院規劃藍圖中不可或缺的養分與支柱。
除了法教內容的鋪陳(軟體),寺院硬體建設亦同步展開。未來的大殿,將融合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之精神,環繞展示傳承的巨幅唐卡;二樓規劃為莊嚴的萬佛殿,一樓則供奉高達三層樓的三大主尊聖像,外觀雄偉莊嚴,氣勢震懾,期許成為亞洲地區具指標性的藏傳佛教道場。
靈鷲山懇慧法師也分享了寶貴經驗與理念:
「四期教育」,是心道法師根據自身畢生修行的體證,結合佛陀三藏十二部經典所整理出的次第性學修架構從阿含期、般若期、法華期至華嚴期,引領行者循序深入,契入佛陀的修證生命歷程。
「生命和平大學」則是心道法師發起的一所跨宗教、跨國際的大學。以教育為平台,匯聚全球致力於和平與生態永續的人士,喚醒每一位地球公民的靈性自覺,找回內心的愛與慈悲,共同探索和平共存之道。
此外,「有緣人月刊」近期出版的新書,輯錄心道法師的精要法語,語句平實,卻處處流露佛法智慧與生命的體悟,引人深思,亦令人受益良多。
交流中,雙方都懷著深摯誠意,展現出對佛法教育的共鳴與願景,彼此期待未來能共啟更深廣的法教因緣,同行於利益眾生的光明道路。

Views: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