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鴻源
坊間有各式各樣的學程,教你如何做一個好的經理人,如何做好人 際、財務管理,如何出人頭地,做一個佼佼者。這些當然非常重要,但我認為 更重要但常常被忽略的是,如何找到真正的自己,了解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價 值觀,然後快快樂樂的做一個有良知的世界公民。
假如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這 點,這世界將會是一個健康多元的和諧社會,善的能量場被營造出來,所有的 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但這麼抽象的概念,要從何做起?我認為只有「利他 unselfishness 」兩個字。每一起心動念都從利他的角度出發,沒有我執(ego)在 裡面,如此反覆練習,把它變得像呼吸一樣自然,不知不覺得你就可以接收到 宇宙的訊息(universal conscious ),於是你變得有智慧了,直覺靈敏了,格局 大了,常能洞獨機先,言人所不能言,行人所不敢行。於是你有了崇拜者,支 持者,你為眾人包圍著、簇擁著,但心裡更加寂寞孤單。人們把問題,希望全 寄托在你身上,你必須表面故做輕鬆,以符合眾人的期待,但內心其實苦不堪 言。你會盡最大的努力,試圖扛起整個重擔,解決所有間題。但問題一件一件 接踵而來,遠超過你能解決的速度與能耐。於是你會有強烈的失落感,怨天尤 人,甚至自暴自棄。
直到有一天,你突然悟岀了道理,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 難全。人世的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必經歷程,任何宗教都 無法替人類解脫此一過程,就像任何工程手段都無法消滅天災一般。古人常說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禍福相倚,生死相依。於是你了解了「 道」,也似乎 知道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理。你掌握了道,順著場 的勢,自在的翱翔在這塵世裡,以出世之心,處理入世之事。就這樣自在了好 一陣子,直到你碰到另一個瓶頸,再經歷同樣的過程。但只要用心體會,每次 升級的時間會越來越短,你的精神層級「spiritual level」會愈提愈高,漸漸跳 脫了「人」的層次,於是達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 盡」的境界。再往下就不是有限的文字能形容的,我也不那麼懂了。
孩子,人生的旅途充滿了偶然與必然,兩者互為因果,有些看似偶然,但仔細 探究,卻有蛛絲馬跡可循,有些你認為是命中註定,但往往是無心插柳所造成 的因果。探索命運的究竟,是千百年來人類永遠參不透的課題,於是各式各樣 的命理學應運而生,有些確實有它們的道理,有時也確實準確。當你人生走到 一個階段,碰到瓶頸時,也一定會對命運產生好奇,試著尋找出路。我鼓勵你 不妨大膽地去探討。但你最後會發現,不管怎麼算,怎麼求,命運總還是會回 到它原來的軌跡。你會說,既然都決定好了,為何還要努力,何不隨波逐流算 了。但那並不是一個正確的態度。在人生軌跡上所碰到的每一個人,所遭遇的 每一件事,不管是善緣還是惡緣,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學習的過程。好 好把握每一個當下,認真且真誠的面對每一件事,每一個人。你的靈能自然會 提昇,疑惑會愈來愈少。漸漸的你會體會出過程比結果還要重要的道理,你自 然會參透生命的必然與偶然。達到孔子所說的「隨心所欲而不踰矩」的境界。 但永遠不要自滿,因為欲和矩是相對的,永遠有進步的空間,所以人上有人, 天外有天。但你要是這麼想,又會掉入我執的陷阱,因此自在就好,隨時把自 己準備在一個最佳狀態,抓住那個上昇氣流,其他就交給那隻無形的手吧。
最後和你們分享三種生活的態度和方法,正向思考(positive thinking),跳出 框框看問題(out of box thinking)和對話(dialogue )。每件事情都有它不同的 面向,每一個危機也往往是個轉機。當你碰到問題時,先把自己沈靜下來,仔 細思考、分析,你總會找到一個正面的切入點,慢慢琢磨,抽絲撥繭,問題的 本質就會愈來愈清晰,於是水到渠成,問題迎刃而解。其次,一般人習慣從自 己熟悉的角度看問題,於是永遠陷在慣性的泥淖裡。愛因斯坦曾有句名言「用 現在的思考方式,只能解決昨天的問題」。所以當碰到問題時,先把自己抽離 出來,站在制高點上,思緒自然更清楚,方向自然更明確,然後衡量自己的能 力,找出一條最佳的出路。最後當你要開始行動時,需要許多人的同心協力, 於是溝通成了最重要的功夫。溝通時,除了要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外,更重 要的就是傾聽,只有傾聽才能讓心胸更開闊,思路更清楚。只有所有人都能捐 棄成見,能夠異中求同時,一支有戰鬥力的團隊方能組成,這是解決問題的第 一步。
從蘭嶼勘災北返途中,直昇機飛行在台灣東岸的太平洋上,皎潔的月亮高掛天 際,海面波光粼粼。點點的漁火點綴在這昨日還是驚濤駭浪的平靜水面上。遠 方的城市燈火通明,好一個美麗又和諧的畫面。腦中還留著災區的慘狀及災民 的淚水的印記,思索著協助他們走出困境的最佳方案。但這一切努力,在下場 颱風又將化為烏有。即使明知如此,我們仍需全力以赴,因為這就是人生,這 就是天道。孩子,讓我們攜手認真的駕著這一條百孔千瘡的船,這是我們最大 的課題,也將會是我們最好的精進方式,也唯有精進,我們才有可能繼續存活 在這浩瀚的天地間,共勉之。
View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