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寶華山戒會,把心調好

撰文.顏靜

和法師聯絡,他說:「要找我,得等戒會過後。」我因而想起,算算日子,靈鷲山舉辦「居家五戒暨菩薩戒會」,也開始了。想著戒子閉關遵循禮儀、魚貫圍繞福城的情景景,在料峭時節,悠悠的讓心情出釉。

戒子,你也在那裏嗎?你是不是就像天空一樣出釉成一片寶藍色,你守著恆靜,並且聆聽心道法師的開示。

最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語和你的身。

心道法師當年受於戒德老和尚,老和尚對戒法特別的嚴謹要求。當代舉辦戒法的道場,都是以寶華山作為嚴謹和殊勝的依歸,所以每年靈鷲山舉辦戒會,心道法師都會作嚴謹的要求要符合寶華山的一切儀軌,戒子便籠罩在最殊勝的氛圍。

這天在福隆的聖山寺,得和尚聖雄法師、羯磨和尚惟悟法師以及教授和尚大雲法師一起來到戒場,接受戒子們的接駕。

心道法師如是說著:

這次大家都很不簡單,來到這裡受五戒菩薩戒,五戒是讓我們有一個自利利他的走向,而菩薩戒是讓我們跟眾生、跟自己的父母師長之間有一個很好的銜接點。雖然受戒時大家很辛苦的演練,但我們應該要很慶幸這輩子能夠來受這個清淨的戒。

所謂的受戒,就是讓我們能夠得到了這份的規範、走向,而讓自己跟菩薩之間能夠銜接的很好,讓我們怎麼做才會得體,不僅是對自己的父母孝順,也能夠對病人有一個很好的愛心。

五戒大家都知道,也就是不殺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條戒是我們做人最起碼的根本,也是我們做人應該要有的品性,五戒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品性,受了五戒之後大家要很清楚的去實踐。

而菩薩戒就是把眾生照顧好,除了不殺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條戒之外,還多一條「不說四眾過」,所以說戒律是我們的護身符,也就是我們的守護神,如果我們有了五戒的守護,那麼下輩子做人一定沒有問題!而菩薩戒守好,讓我們對眾生的服務都會做的很有禮節。

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受戒,受了六重二十八輕的菩薩戒之後也能夠守好戒,以此來供養我們的父母師長、孝順父母師長,在生活中我們都能夠如理如法的做好戒。

心道法師說,戒律,要回到生活來規範,要在往後的修行生活如法的守著。

是不是覺得,現代生活聲色犬馬、五光十色,會讓人性放縱,可以讓物慾享受和隨波逐流的資訊娛樂麻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沉浸其中。也許到了日暮之年,才來後悔自己過了無意義的一生,浮生若夢,南柯黃梁,你是不是懷念已經好久不見的自己?

有太多好玩、好聽、好看和好吃的,誘惑著你,糟蹋著你,你不由自主,如何轉身?

老子不是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老子沒有辦法想像的現在眩光般的生活,更容易盲目和發狂。但老子繼續說:「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你想過一個更有意義的覺醒的生命嗎?請轉身,離開所有誘惑你的事物。

從生活中懂得跟誘惑喊停開始吧,用佛法的戒律過一種清醒有意義的人生。

靈鷲山多年來的「寶華山居家五戒暨菩薩戒,」其實,就是一個轉身發現覺醒的機會。

就如華嚴經的字句:「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應當一心持淨戒。」戒,就是生命的轉身。

不僅菩薩道從持戒起端,用現代白話文來說,戒如明燈,指引您生命的方向,如船筏安波彼岸,如清水洗滌污垢。另一方面,放縱你的身你的心你的靈,就如黑暗、險浪和濁水,是渾渾噩噩的生命,是豬欄中的幸福假象。

寶華山的居家五戒並沒有一個特定的、獨立的「由來」故事,而是佛教在家居士共同遵守的戒律,源於佛教的基本戒律體系。其中包含了五戒和十善。

雖然五戒是佛教的共同戒律,寶華山作為佛教道場,其對五戒的強調和實踐可能更為具體和嚴格,以符合其宗門特色和修行目標。

心道法師說:「受持菩薩戒是為了讓佛法永續,讓三寶永存,讓我們生生世世都能學習佛法,進而接引眾生學習佛法、離苦得樂,種下成佛的種子。」

2002年起,靈鷲山依止心道法師指示,以「律宗第一山」寶華山律儀傳戒,戒期中每項儀軌均遵循寶華山定制,嚴謹凌厲的戒壇精神,成為靈鷲山傳戒的主要恪守,更為歷屆傳戒三師和尚所讚嘆。 心道法師時常告誡弟子:「戒,就是在生活中把心調好,我們許多的不善行,必須依止戒律來過濾生活中粗魯的思維。在攝心中與戒合一,才能得到戒體;而持守菩薩戒就是不傷害一切眾生,進而接引眾生共成佛道。」五戒是對自身諸惡莫作的提醒,而菩薩戒則蘊含了積極度眾的宏願。

Views: 30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