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人芳 攝影.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劉立雯
「黑熊其實是很有靈性的動物!」今年1 月世界宗教博物館舉辦了一場與熊有約的「黑熊來了:臺灣黑熊人間奇遇記」座談會,邀請來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烏石坑研究中心主任陳元龍,暢談他與中心收容的「小熊」的互動,讓民眾知道中心在搶救野外受傷黑熊的收容及照顧,並對臺灣黑熊的生態與習性有更多的了解,「人類多了解熊的習性,才不會傷害熊。」
提起宗博館展示的臺灣黑熊標本「小熊」,陳元龍表示,民國82 年底,這隻才幾個月大的小黑熊在臺中中雪山因誤踩陷阱右後腿遭夾斷,被獵人捕獲,83 年牠被送到特生中心。
由於牠斷了一隻腳且還很小,專家們擔心牠在野外生存可能會有困難,於是決議收容。因為牠的到來,特生中心開始進行圈養熊的相關研究和圈養觀察,像是吃什槄、怎槄吃、怎槄消化,此外還進行了賀爾蒙方面的研究。
陳元龍說,特生中心因為有這1、20 年來的研究經驗,累積了一些設施及收容知識,才能讓這幾年陸續出現的受傷黑熊有後送照養的機會,「當年南安小熊也是在我們這裡做照養,不過當時中心對短期照養沒有任何的經驗,於是便由屏科大黃美秀老師負責整個野放訓練,我們配合提供所有資源,包括場地、經費、食物等事宜…(全文請參閱第347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