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撰文.陳瑞貴

小朋友指著水池大呼:有魚耶!依稀一甲子前的童年,趴在河邊看魚兒成群悠游,是生活的日常,當時流行一首兒歌《魚兒水中游》,想像樂悠悠的魚兒,倦了卧水草,餓了覓小蟲,魚兒是密友,因為「你就是快樂」。與現在小朋友的「驚奇發現」,天壤之別。

曾幾何時,小河不見了,密友失蹤了,童年樂趣消失了!現在的魚兒是魚缸的點綴,或在水族箱中被觀賞。是長大的「我(人類)」造成的嗎?是我的貪婪改變了原來生態樣貌嗎?

其實我也不見了,我被關在更大的都市牢籠。

牢籠中的我特地跑去看被豢養在水族箱的魚兒,發現它不是「你就是快樂」的密友。

生態(ecosystem)的eco 源於希臘語oikos,是家、棲息地或環境的意思。生態是自然系統。

在一定自然環境下,生物依據生理慣性在它的「家」生活,並依習性規律地轉換、代謝與循環。

農業革命以前,地球生物各守家園(棲息地),和諧相處,生物多樣性(Biological Diversity)於焉形成。多樣性的差異如基因、物種、群聚、地景和環境等構成了複雜且平衡的生態網絡。依據臺北市生物多樣性資料庫資料顯示,地球上至少有175 萬種生物…(全文請參閱第347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0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